今天看到一字一元這個公眾號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悲觀的熊貓 早料到會被房東趕走》。作者她現在病了,癌癥,在住院治療中,不知道生命還能走多久。一個悲觀到極致所以通透樂觀的年輕美麗的姑娘,所有關于她的信息都是來自于朋友圈四郎的一篇分享,繼而關注了這個公眾號,知道了一字一元的存在。不知道還能關注這個號多久,也不知道它的主人還能陪大家多久。
文章開頭說自己收到房東讓自己搬家的短信,因為怕自己在這個家中離開人世。怕是不吉利吧。看到這里,突然想到了以前民法老師鐘秀勇在講物權法的時候提到的一句話,他說蝸牛上有自己的家,生而為人,我們竟然沒有一個立身之地,藏身之所,租房子的話,臨死都不能有尊嚴的死去,會被驅逐到大街上。當時聽的時候,權當是笑話來看的,今天看到一字一元,竟然無限心酸。
有人會說,租房也挺好,一輩子可以住很多房子,不帶重樣的。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搬家的動蕩,打包收拾也是夠心塞。是的,我也在租房,深深知道搬家的心煩。樂觀點看,這事兒說大不大,只是動動手,挪個窩而已。
有人說,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吶,租的房子跟自己的房子,真的能過著一樣的生活嗎?因為房子所有權不屬于自己,只是合約,到期就要續簽或者自動失效,所以要面對著很多變化。在你看上一些大件物品的時候,一想到租的房子,搬家困難,就放棄了。很多小玩意兒,好看的手辦、杯子、油畫、文具、家具,都不能隨意的購置,還是因為搬家麻煩,末了還是損壞或者丟掉,心疼。因為房子是租來的,所以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裝修改善也不太現實,租期一年半載,不值當,成本太高,再就是房東也不見得好說話。這樣的生活,或多或少會給人不安全感吧。
而且我們國家的房子租賃制度不健全,沒辦法做到像很多發達國家一樣,國民可以毫無后顧之憂的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因為缺少法律保護,所以總有種居無定所之感。德國的房東是不可以隨意漲房租的,否則會受到法律制裁,而且房價穩定,不能作為投機產品拿來炒作,所以年輕人不著急買房,大多數人是在40左右才開始擁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現在國家也在調控,很多地方出臺了限購政策,房價出現了回落的態勢。但是對于很多初入職場的小青年而言,房價仍舊高不可攀。年輕,所以不在意著一些,覺得即使居無定所也不算什么,甚至還給自己加上一些英雄主義色彩,人生是一場旅行,自己也在浪跡天涯,自由灑脫,無拘無束。但是這些詩意遇到搬家或者催漲房租這種茍且之時,就變得蒼白無力了很多。
如果自己財力能夠達到入手一套剛需住房的時候,還是要買。因為有了容身之所,可以庇佑妻兒,不會風雨飄搖中瑟瑟發抖,不會有挈其妻子的奔波找房的狼狽。就像有人在猛漲的房價中按揭買了一套房,原先均價七八千,現在都要七八萬了。別人說他傻,以前怎么不買。他說以前也真是想買呀,奈何囊中羞澀,即使七八千,也是拿不出來的。現在工資漲了,房價相對來說還是便宜了,付個首付然后按揭也是可以承受的起了。這哥們兒還是很樂觀的。就像之前的時候我問我爸,以前我們怎么不在北京買房呢,這樣現在就可以坐等著日進斗金了。老爸說,那時候自己手底下也是沒錢啊,即使再便宜還是買不起呀。是呀,很多時候,大家都一樣。手底下沒有資本,怎么去對抗社會的浪潮涌動呢。
投資房子就像投資股票一樣,但是作為剛需住房,不是這樣的,即使再貴,或者以后難以脫手,就像股票難以解套一樣,很多人還是在前赴后繼的買,不買怎么有房可住,亟待出生的寶寶以后也要跟著自己搬來搬去,像是流離失所一般。有了房,可以說可以讓家人俱歡顏吧。我想到了《當幸福來敲們》中,爸爸帶著兒子四處找住所,收容所都滿員了,只能在車站洗手間睡覺,外邊有人想要進來,爸爸害怕的堵住門口,不讓外人進來,貧窮之下的無助與絕望籠罩著父子倆,看的讓人心酸,誰不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安定的居住環境呢?
房子,讓人幸福讓人憂。但是,作為年輕人,還是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你有的是力氣,有的是提升自己的機會,當自己的成長速度趕上房價的增長速度時,房子車子都已經不在話下。要找一個大平臺,努力鍛煉自己,一切都會有的。我更傾向做一個樂觀主義者,車到山前必有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健康的前提下,努力點,踏實點,剩下的交給時間和運氣。(捂臉,又撒雞湯了……)
—END—
喜歡點贊,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