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告訴我們:比門當戶對更重要的,是三觀一致

頭條文:職場必修

門當戶對還是三觀一致

傳統(tǒng)的觀念中,婚姻要門當戶對,兩個人若是家庭背景大相徑庭,往往不被看好,比如說灰姑娘的故事,明星嫁入豪門等,總是成為人們熱議的對象。

九月初,娛樂圈最熱門的資訊之一,莫過于郭碧婷和向佐的大婚,雖然在事業(yè)上郭碧婷的名聲大于向佐,但是在家世上,向家的地位比較顯赫,郭家的背景則比較普通。

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在道理上確實符合社會所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男女雙方的工作或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情況相當,生長環(huán)境相似,結(jié)親比較適合。

但是門當戶對的愛情和婚姻未必能夠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后,處事方式相似,三觀一致,才會使兩個人走得更長遠。

就像郭碧婷和向佐,兩個人雖然門不當戶不對,但是兩個人的性格和做事的方式非常一致,郭碧婷身上的優(yōu)良品質(zhì)也足以配得上向佐的家境。如果一味地強調(diào)門當戶對的世俗觀念,將會錯失這一場天賜良緣。

傲慢與偏見

經(jīng)典名著《傲慢與偏見》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類似的情況。


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除了姐姐比較有涵養(yǎng)之外,其他姐妹的表現(xiàn)有些庸俗。而男主人公達西的家境非常殷實,為人也很聰明,但是天生傲慢。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階級等級的觀念根深蒂固,門當戶對的婚戀意識也是深入人心。

班奈特家中的五個女兒,大女兒簡最漂亮,伊麗莎白最與眾不同,她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問題。

她和達西是在賓利舉辦的一次舞會上相遇的,但并沒有一見鐘情。達西儀表堂堂,非常富有,但他非常驕傲,認為姑娘們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包括伊麗莎白。達西對賓利說,她長的可以“容忍”,但還沒到能引起他興趣的程度。

伊麗莎白自尊心很強,聽到了這句話,覺得這個家伙實在是太傲慢了。

不久之后,達西因為她的與眾不同,漸漸對她產(chǎn)生了好感,和她探討話題,邀請她一同跳舞,聽她彈奏鋼琴。

可是,賓利的妹妹卡羅琳一心想嫁給達西,她發(fā)現(xiàn)達西對伊麗莎白有好感后,怒火心燒,認為兩個人從家境和身世上來看,都不般配,從中百般阻撓。

后來,兩人因為種種的誤會,相互之間帶有強烈的偏見和傲慢。


達西真心仰慕伊麗莎白,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勇敢向她求婚,但態(tài)度還是有些傲慢,伊麗莎白本來就對他有嚴重的偏見,斷然謝絕了他的求婚。

達西認識到驕傲自負所帶來的惡果,他臨走前留下一封長信解釋:他承認賓利不辭而別是他促使的,并且認為簡并沒有真正鐘情于賓利;威克漢姆說的卻全是謊言,事實是威克漢姆自己把那筆遺產(chǎn)揮霍殆盡,還企圖勾引達西的妹妹喬治安娜私奔。

伊麗莎白讀信后十分后悔,第二年夏天,她意外闖入了達西的莊園,才發(fā)現(xiàn)他是管家口中無與倫比的主人,是妹妹眼中體貼入微的好哥哥。

而達西,不僅彬彬有禮,熱情款待,還想方設法幫助她解決了妹妹的難題。自此以后,伊麗莎白往日對達西的種種偏見漸漸消弭,逐漸轉(zhuǎn)化為真誠的愛。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遭到了達西的姨媽凱瑟琳夫人的阻撓,凱瑟琳夫人認為自己的女兒和達西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深夜到班奈特家中,要伊麗莎白保證不與達西結(jié)婚。

伊麗莎白十分惱怒,斷然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

她也意識到自己心中所愛的人,是達西。她不顧門第之見,勇敢表達了自己的內(nèi)心。

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伊麗莎白的父親說:“我真不敢相信有人會配得上你。”

伊麗莎白回答:“我們都太相似了······”

顯而易見,兩個人的家境差距很大,一個是富甲一方,一個是尋常人家,但是他們對于音樂和文學藝術的品味一致,性情也非常相似。同樣的倔強,同樣的獨立自主,同樣的堅守心中所愛。

所以,他們能夠沖破門當戶對的藩籬,打破傲慢與偏見,找到真愛。


愛情保鮮的秘密

婚姻要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之上,就像簡和賓利,伊麗莎白與達西,她們不是為了金錢利益,也不是為了媒妁之言,而是因為彼此欣賞,真心喜歡走到一起;反之,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現(xiàn)實婚姻則是不幸的,就像迪亞與威克,夏洛蒂與柯林斯。盡管夏綠蒂的婚后衣食無憂,但他們之間沒有感情,沒有共同語言,日子過得一地雞毛。

愛情保鮮的秘密,是精神上的同頻共振。那些為了物質(zhì)而委屈求全的不幸婚姻與門弟觀念,最終會支離破碎。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jié)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從未想過要娶別人。”

有一天,楊絳讀書,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描述理想婚姻的狀態(tài),她把這段念給錢鐘書聽,他當即表態(tài):“我和他一樣。”

楊絳也即刻回應:“我也一樣。”

楊絳和錢鐘書的愛情故事是令人艷羨的,民國時期那么多佳偶良配都分分合合,只有他們真正做到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錢鍾書尊稱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是“妻子、情人、朋友”的結(jié)合體。這是至高無上的贊譽和肯定。

楊絳曾認為這是“ 門不當,戶不對”,因為女方來自新式家庭,男方家庭卻是重男輕女,但兩人愛好一致,在文學思想上志趣相投,六十載婚姻相濡以沫,白頭偕老。

門當戶對固然可靠,三觀一致才是王道。

你來到這個世間一趟,是為了看看這陽光,和心心相印的人一起走向遠方。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