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流傳最廣、最久的名著之一,毛姆推薦的“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也是簡·奧斯丁最為人喜愛、流傳最廣的作品。
《傲慢與偏見》主題是愛情與婚姻。主要講述了第一男女主人公達西與伊麗莎白、第二男女主人公賓利與簡的愛情故事,通過講述伊麗莎白的故事帶出了另外三門婚事的概況:伊麗莎白的父母、妹妹莉迪亞、好友夏洛特的婚事。
達西從最初傲慢、看不起伊麗莎白,到漸漸被伊麗莎白所吸引,不能自己地愛上伊麗莎白,向伊麗莎白求婚。盡管求婚被拒,但他還是暗地里幫伊麗莎白解決了妹妹莉迪亞的婚事;改變了對別人的傲慢態(tài)度,變得彬彬有禮,最終抱得美人歸,過著幸福快樂的美滿生活。
伊麗莎白從反感達西到厭惡達西,再到得知自己誤信了威克姆的話,對達西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遂放棄偏見接受了達西的第二次求婚,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以下是對幾個主要人物性格的簡析。
一、
伊麗莎白。性格外向、活潑可愛,是鄉(xiāng)紳貝內(nèi)特先生的二女兒,父親的掌上明珠。在父親貝內(nèi)特先生的眼中:“姐姐妹妹幾個,全都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跟別人家女孩兒沒兩樣,就數(shù)利齊(伊麗莎白的愛稱)比起來有幾分聰明。”
伊麗莎白與達西在一次舞會上認識。男賓少女賓多的舞會上,賓利勸達西跳舞,與他說伊麗莎白長得漂亮、討人喜愛,達西卻說伊麗莎白還算看得過去,并不真漂亮,還貶低伊麗莎白。伊麗莎白聽到達西的話,心里對達西沒有好感。她生性活潑,所以并沒放在心上,還把這事繪聲繪色地說給朋友聽。之后她聽了威克姆中傷達西的一面之詞,認定達西是個傲慢且卑鄙之人,對達西越發(fā)地厭惡了。
伊麗莎白聰慧。赫斯特太太(賓利姐姐)和賓利小姐對簡說,愿意與伊麗莎白和簡多多往來,但伊麗莎白發(fā)現(xiàn),賓利的姐妹是兩個虛偽的人。她們說那些話只是礙于賓利喜歡簡,實際上她們輕視伊麗莎白家的每個人,包括自己兄弟賓利喜歡的簡在內(nèi)。
伊麗莎白重視姐妹情誼。簡由于病重留在賓利家,為看望簡她徒步到賓利家,盡管裙底鞋子襪子上都是爛泥,一副狼狽相,但她并沒有自卑自賤,仍泰然自若,保持著應有的禮數(shù)。她守在發(fā)高燒的簡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姐姐,直到簡基本康復才一起回家。
伊麗莎白有主見,不畏權貴,敢于追求幸福,不為愛情以外的任何條件談婚論嫁。
伊麗莎白家只能算中產(chǎn)階級,由于父母膝下無兒子,根據(jù)英國當時的法律,財產(chǎn)得由一個遠房親戚——牧師柯林斯先生繼承。柯林斯提出為補償繼承遺產(chǎn)要娶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當達西第一次對她說:“我的感情已無法克制。你一定得聽我說,我有多喜歡你,有多愛你。” 面對豪門帥哥的表白,伊麗莎白直言不諱地告訴達西自己厭惡他,不會答應一個毀了自己姐姐幸福的人的求婚。
收到達西為自己辨白的信,伊麗莎白知道自己犯了聽信威克姆的謊言、對達西帶有偏見的錯誤,責備自己有眼無珠,對達西的人品不再懷疑,但也不后悔自己拒絕他的求婚。
在參觀達西的莊園時,遇到了提早回家的達西,伊麗莎白非常驚異地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達西一改往日的傲慢,變得彬彬有禮,包括對她身為商人(在當時屬于下三流社會)的舅舅舅媽也一樣的彬彬有禮,這讓伊麗莎白對達西徹底改觀,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在得知妹妹莉迪亞與威克姆私奔之事時,伊麗莎白發(fā)現(xiàn)自己已愛上達西了。
伊麗莎白到凱瑟琳夫人家做客,面對高高在上的凱瑟琳夫人,她不亢不卑,應對得體。
當風聞伊麗莎白與達西的事后,一心想把自己女兒嫁給達西的凱瑟琳夫人找到伊麗莎白,非常無理地提出要她永遠不接受達西求婚的要求,伊麗莎白拒絕了。她說:“毫無道理的要求我不會答應。我決心做的事僅僅是,我覺得怎樣可以得到幸福,就怎樣得到幸福。”
得知威克姆能與莉迪亞結(jié)婚是達西的功勞,而達西并不想讓伊麗莎白知道是他一力促成此事后,伊麗莎白真正認識到,達西是個正直善良品德高貴之人。在達西再次向她求婚時,她答應了他的求婚,有情人終成眷屬。
二、
達西。出身顯赫的富貴家庭,多金又高大帥氣,性格內(nèi)向,有種上流社會人的優(yōu)越感,不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在認識伊麗莎白之前是傲慢的。
第一次見到伊麗莎白,對她并無特別好感,甚至因為伊麗莎白的母親腦子笨和妹妹的行為不檢有點看不起她。認為伊麗莎白只是個看得過去的人,遠談不上漂亮;還對勸他跳舞的賓利說:他不愿與被人挑剩下的人跳舞。
隨著接觸時間的增多,他不知不覺地被伊麗莎白吸引,發(fā)現(xiàn)她那雙眼睛靈動,表情豐富,覺得她聰明,只要伊麗莎白在場,他總喜歡默不作聲地站在她旁邊聽她與人交談。
他終于無法壓抑自己對伊麗莎白的喜愛,向她求婚時,卻是一副傲慢、施舍的態(tài)度,認為憑自己的財富地位,無論向誰求婚,被求婚對象都會感激涕零,更何況是門第財富都不如自己的伊麗莎白。伊麗莎白的拒絕,讓達西震驚、難堪,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求婚被拒,而且伊麗莎白明確地告訴他:厭惡他。因為他傲慢的態(tài)度,因為他破壞她姐姐與賓利的幸福,還因為他對威克姆做了卑鄙可惡的事。
達西是個君子。他知道威克姆的為人,但并未在人前揭露過他,只是為消除伊麗莎白對自己的誤解,才將威克姆引誘自己年幼妹妹私奔末遂,及威克姆種種劣跡告訴伊麗莎白。
被伊麗莎白拒婚后,他沒有因此對她懷恨在心,他反醒了自己求婚時對伊麗莎白的態(tài)度,想著伊麗莎白說的話:“如果你有禮貌些”,認識到自己是個傲慢自負的人,遂逐漸改變自己。他不再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示人,待人彬彬有禮,盡顯紳士風度。
在得知伊麗莎白妹妹莉迪亞與威克姆私奔之事后,沒有為此事看不起伊麗莎白,而是暗地里通過她的舅舅,答應了威克姆的諸多條件,終于讓威克姆同意娶莉迪亞,幫助她家里消除了私奔事件帶來的不良影響,并讓伊麗莎白舅舅為他保守密秘。
達西正人君子的行為,讓他羸得伊麗莎白的心,終于抱得美人歸。
三、
簡。伊麗莎白的姐姐,是個漂亮、嫻靜、大方、心地善良且心腸柔軟之人,總是把人往好處想。與伊麗莎白是家中僅有的倆個舉止不凡,有頭腦、有氣質(zhì),使人無可非議的人。
她與伊麗莎白姐妹情深,無話不談。與賓利一見鐘情,但在不明確賓利對她的感情時,壓抑著自己的感情,表面上不動聲色,致使達西得出簡沒對賓利動情的結(jié)果。
簡在倫敦時去過賓利家,希望能見到賓利,但賓利的姐妹設計沒讓簡見到他,簡依然沒起疑心是她們欺騙她。當她與賓利的喜事塵埃落定時,她才認識了賓利姐妹的虛情假意,但還是選擇原諒她們。
四、
賓利。達西的朋友,單身貴族,英俊瀟灑,為人隨和、溫厚,總是為別人著想;在舞會上勸達西跳舞,不要把一屋子的姑娘們晾在一邊。
他耳根軟,遇到重大事不敢自己拿主意,對達西言聽計從。初次見到簡就喜歡上她,但達西對賓利說簡并不喜歡他,并說了簡家人的缺陷,說簡配不上他,他聽信了達西的話,留在倫敦。
一直對簡念念不忘的賓利,再次回到簡所在的郡,達西告訴他自己曾有意隱瞞了簡在倫敦住了三個月的事,賓利雖然很生氣,但在明白簡對他心意后也原諒了達西。幾經(jīng)周折,他與簡終于喜結(jié)連理。
五、
柯林斯。牧師,貝內(nèi)特先生的外甥,也是貝內(nèi)特先生的財產(chǎn)繼承人。對愛情沒有期望,結(jié)婚對他而言只是人生必然要完成的任務而已。在希望娶簡的愿望落空后,轉(zhuǎn)而向伊麗莎白求婚,被拒絕后又向夏洛特求婚,最終與夏特結(jié)成一對。
柯林斯是個謙卑與諂媚相結(jié)合的人,面對權貴總是一副奉承巴結(jié)的嘴臉,特別是面對凱瑟琳夫人。在她家用餐時,每上一道菜,他第一個叫好;夫人說什么就附和什么,打牌時羸夫人一根籌碼向夫人道一次謝,覺得羸夫人太多又向夫人陪不是。他正是靠這功力羸得凱瑟琳夫人的青睞,從而得到牧師的職位。
六、
夏洛特。伊麗莎白的朋友,大齡剩女,是個很現(xiàn)實、能干的人。知道自己相貌平平又無財產(chǎn),唯一的希望是給自己找到一個歸宿。在得知伊麗莎白拒絕了柯林斯的求婚后,就抓住機會籌謀自己嫁給柯林斯。她用“女人有兩分感情時最好表現(xiàn)出有三分”的理論,成功將柯林斯抓到手,找到了一個對她而言上好的結(jié)婚對象,盡管這個男人既無才氣,也不討人喜歡且相處起來索然無味。婚后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為了丈夫的前途,能忍受高傲挑剔的凱瑟琳夫人。
七、
莉迪亞。伊麗莎白五姐妹中的最小妹妹,性格輕佻,15歲就出去社交,喜歡跳舞。愛上威克姆后與他一起私奔,完全不顧此舉會給自家造成極壞的影響。在達西找到她勸她迷途知返回家時,死活不肯回家,她認為威克姆會與她結(jié)婚,不在乎時間的早晚。后在達西的幫助下才順利嫁給威克姆。婚后不會理財管家,常常向大姐二姐討錢過日子。
八、
威克姆。達西家老管家的兒子,長得一表人才,給人一副謙謙君子的感覺,實際上虛偽自私,嗜賭成性,用情不專。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留下一大筆債務。專找有財產(chǎn)的姑娘談戀愛,只為圖錢,曾想騙達西的妹妹私奔未遂。他騙得莉迪亞私奔但嫌她財產(chǎn)少不想娶她,在達西為他付完一大筆債務,又幫莉迪亞爭取到一筆錢后才同意與莉迪亞結(jié)婚。
《傲慢與偏見》里的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作者描寫細膩生動:伊麗莎白的活潑可愛,簡的大方嫻靜,達西的傲慢與彬彬有禮,賓利的親切隨和,以及貝內(nèi)特太太的神經(jīng)質(zhì)……讀來栩栩如生,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