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你朋友圈里的朋友。突然想到這句話,想想又覺得可笑。既然是朋友又怎么只是活在朋友圈呢?看看我的朋友圈,確實有很多這樣的朋友,我發圈、她點贊,可以開玩笑,可以互相調侃,卻從來不會打電話,真正碰到事情也不指望著能替你解決。
還有一類朋友確實只是不住在一個家的家人。平時可能都不給你的圈點個贊,也不留言,甚至也不打電話,真正遇到事情卻絕對不會含糊的那種。
又想到夫妻關系中的朋友,屬于后者卻也不完全是后者。今天才看完三毛的稻草人,三毛述說她和荷西的關系就是作伴,互相都不承認是對方的另一半,只是會在心里留一些位置給對方。也不會視對方為“我的...”,甚至連雜志社的約稿中都只寫“大胡子和我”。不可思議,卻也情理之中。兩個各自追求精神自由、思想獨立的人,是不會把對方視為私人財產并加以約束,卻也有著感天動地溶于血液的愛情。不然荷西走后三毛也不會一度消沉甚至想去追隨荷西。
朋友圈的朋友捧你歡笑,真正的朋友患難與共。我有這樣的朋友嗎?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