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劇是這幾年最受歡迎的劇種之一,像大家都很熟悉的那部《神探夏洛克》,還有HBO的《真探》,都精彩極了,當然后面的一部聽過的人少些。再早一些,偵探小說同樣是最受歡迎的通俗文學類型之一,柯南道爾與阿加莎都是現象級的作家。還有大家都熟悉的工藤新一、狄仁杰,個個都是大IP。
今天打算聊的是一部港片里的神探,這片就叫《神探》。飾演神探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劉青云。出品方則是杜琪峰的銀河映像。熟悉港片的影迷都知道,銀河出品,必屬精品。警匪片是銀河的重頭戲,《槍火》、《暗花》、《暗戰》,都是一時之選。警匪片與偵探片,根本上來說算是一個類型:它們都是關于秘密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里,劉青云的秘密是,他可以看見人心里的鬼。當然這不是一部鬼片,所以劉青云所說的鬼,就是一個人面具背后的真實人格。因為這種能力,所以他成了神探;也因為這種能力,他變成一個怪人,從警隊離職,老婆也跑了。離退休大神為案再度出山,這是大家都熟悉的模式。引劉青云出山的,是警隊的一宗失槍案。準確地說,是一宗失槍失人案:兩個警察外出執行任務(抓一個偷井蓋的……),抓人的時候,一個警察和他的槍都莫名失蹤了。此后,這把槍多次犯下劫案,還殺了人。
這就是這個案子的秘密:失蹤的警察和他的槍去哪了?拋出一個秘密,然后解開它,是所有偵探片、警匪片的基本故事結構,只是和偵探相比,警察更愛打架一些。在這個案子里,要揭開秘密,一定要靠劉青云的秘密能力。
劉青云的秘密能力,其實只是一個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將對人性的探討視覺化。劉青云在林家棟飾演的殺人警察身上,看到了7只鬼,有林雪飾演的鬼,怕事又貪吃;有張兆輝飾演的鬼,暴躁又易怒;有劉錦玲飾演的鬼,陰鷙又狡猾。這樣就把一個人人格的不同側面以一種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電影是視覺的藝術。所有的演員都希望有機會演一演壞人,壞人的性格是最豐富、最有層次的,所以林家棟身上的鬼,比誰都多。神探身邊也有一個鬼,是他幻想出的老婆——他整天跟幻想出的老婆講話,別人當然當他有病。而在他的搭檔安志杰身上,他看到的鬼,是一個瘦弱的小男孩,由于內心深處這個小男孩的存在,安志杰后面的行為就都可以解釋了。
在神探慢慢接近事實的真相時,安志杰卻開始迷失了。他信任劉青云,把自己的配槍也交給了他——也是劉青云離開警隊之前所用的配槍。孰知劉青云此后靈感大發,到處暴走。慌神的安志杰感到,劉青云是真的瘋了。假如他像自己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理性,他當然能在神探的指引下接近真相,但是,他內心深處只是一個羸弱膽小的小男孩啊。他跑去林家棟的警隊大鬧一番,卻發現后者的配槍并沒有問題——那是因為林家棟事后改過配槍編號,小男孩當然斗不過劉錦玲飾演的陰鷙鬼。
林家棟發現了這一點,占盡上風的他,邀請安志杰跟他一起去抓偷井蓋的南亞人,在他的解釋里,這個南亞人同時是殺人、搶槍的兇手。作為唯一的目擊證人,林家棟急于將其滅口,何況,他手上還拿著林的槍呢,心腹大患。心中無鬼的神探洞悉了這一切,他很清楚林家棟殺了南亞人滅口后,接下來就是安志杰,于是他趕來營救安志杰。就在幾人對峙時,林家棟發現了問題所在:神探是不會有槍的,那么神探手中的警槍槍來自哪里?只能是安志杰,于是,就和死在樹林中的王國柱一樣,林家棟手中也掌握了一個同事丟槍的秘密。南亞人則掌握林家棟的秘密:He killed the man。神探當然也知道。每個人都有動機讓別人死,而且他們手里都有槍(安志杰的槍,是警隊的女朋友的配槍)。
這個奇崛的結局設計,讓《神探》更上層樓,成為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首先死掉的是南亞人,然后,神探發現安志杰的槍對準了自己,在神探的主觀視角里,拿槍的是極度無助和害怕的小男孩,他怎么都沒想到,他會倒在自己人槍口之下,安志杰到此刻為止,仍然選擇信任林家棟。于是此后中槍的就是安志杰,只要將安志杰滅口,林家棟可以為自己編造一個完美的脫身故事。不幸的是神探還沒死透,他補槍殺掉了林家棟。身中數槍不死的神探,卻被眼前所見徹底擊垮:在小男孩身后,走出一只陰鷙的鬼,附耳說道:我們破案了,想想該怎么編這個故事。神探發現,自己孤獨生活中的朋友,最信任的搭檔,同樣心中有鬼。
在同樣以偵探為主角的電影《唐人街》里,有人問主人公杰克·尼科爾森:你孤獨嗎?他則答道:誰不孤獨呢?實際上,大多數黑色電影的主人公都是孤獨的,他們一面刺探別人的隱私,一面也在逃避自己的秘密(羅杰·伊伯特)。秘密是一個人所能背負的最沉重的東西,一個人要巧妙地度過一生,不知要隱藏多少秘密。對所有有野心的警匪片、偵探片、犯罪片來說,故事最大的秘密,一定不是案子的秘密,而是人的秘密。這是使其脫離純粹的智力游戲范疇,為其賦予所謂“深度”的那種東西的唯一途徑。在一個純粹的破案故事里,無論一個罪案如何精巧,也不過是一個方程,除了線性解題之外,難以呈現其他的東西。而這方程里的壞蛋,或許是頂尖的數學家與邏輯學家,但除了聰明和壞之外,身上卻沒有別的東西。
而對于林家棟來說,在小樹林里,他選擇作惡,也是因為他是一個純粹的惡人嗎?實際上,在善與惡之間的選擇,從來都不是真正的選擇。對松井石根來說,當他1937年帶兵入侵南京時,進攻還是撤退,對他來說從來不是一個真正的選擇,站在南京城墻下,他是不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的:我是應該前去燒殺搶掠,還是應該調轉槍口,維護世界和平?對他來說,他從內心深處相信進攻南京的正義性。在他這里,同樣不存在什么善或惡的選擇,他選擇的是他所以為的善。
林家棟不是。
黑格爾說,悲劇就是善與善的沖突。只有在兩難情境下,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選擇,除了善與善之外,還可能是惡與惡之間的選擇。如果林家棟是松井石根,他不會引起觀眾的任何移情,問題就在于,他并不是。他小偷小摸,自私貪財,可如果不是在小樹林里陷入兩難的抉擇,或許他一輩子只是一個有點小毛病的警察。但是,他在失槍事故可能面臨的前途盡毀與親手作惡之間,一念之差,立地成魔。此后,他一直活在驚惶、恐懼中,親手殺人,是他始終擺脫不掉的道德包袱與夢魘。
安志杰的人物設計,同樣處處在影射林家棟。在同樣的一起失槍考驗下,他終于也敗給人性的丑惡一面。神探臨死前所見,同樣令銀幕前的觀眾驚出一身冷汗:他雖然親手殺掉了林家棟,可沒想到另一個林家棟又站了起來。安志杰成了另一個林家棟,可林家棟以前何嘗不是與安志杰一樣,是一個有正義感的好警察?安志杰與林家棟,是一組巧妙的互文,它揭示了,一個好人,是如何被自己人性中的陰暗面裹挾,墜入地獄。
這就是《神探》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