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去死嗎?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很好奇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活著的人沒有死過,哪里有答案呢?這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去試,但是不能試著去死。

而那些瀕臨死亡的人可能會說自己死過,死亡的時候會靈魂出竅,會向一個有光的地方走去,會做一個無比輕松和美好的夢……

在我看來,只要你又活過來了都不算真正的死亡,而死亡的答案永遠被那些死去的人帶走了。

人生是一輛開往墳墓的列車,從出生開始,我們每一天都會死去一點,因為身體的細胞每一天都在新陳代謝,逐步走向衰老,走向死亡。

甚至身邊的人每離去一個,都會帶走你的一部分,這也是一種死亡。

死亡,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總是被避諱談論。

在我老家,談論死亡是被認為不吉利的,甚至“4”這個數字因為與“死”諧音,都會被用其他詞語代替。

太多的人教我們生活,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面對死亡,即使每個人心里都清楚自己會有那么一天,似乎不談論就可以多逃避一會。

我曾經對死亡的概念很模糊。

小一些的時候,清明時分,我會跟著我爸去掃墓,我以為死亡就是那一堆長滿雜草的墓地,那一塊刻滿密密麻麻的字的墓碑。

而我內心波瀾不驚,因為我對這些離去的親人沒有絲毫的記憶,他們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離開了。

直到高中,我的班主任因為癌癥離世,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家屬講話,鞠躬,旁邊的人哭得稀里嘩啦。

可是我沒有哭,因為我內心一直堅信他還在,這只是一場夢而已。

前兩天,他還在班群里囑咐我們復習的種種事宜,三個月前在學校還上過他的課……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閃現所有與他有關的場景,看起來如此健壯的他怎么可能說走就走了呢?

葬禮結束,同學說,班主任走的時候,化療讓他變得又黑又瘦,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進食。

我腦海里開始把從認識班主任到他離開的畫面補齊,那一瞬間,我終于緩過來。

他真的離開了,永遠的離開了,我再也見不到他,我再也不能找他談生活的煩惱了。

他看不到我們畢業了,他看不到我們拍畢業照的樣子了,我們的畢業照上會永遠缺失一個人了,永遠永遠……

他化作那一盒骨灰,連再見都沒來得及說,就消失不見了,原來這就是死亡。

不同于普通的告別,戀人的分手,朋友的絕交,只是離開,但是你知道TA還存在這個世界,只是你們不會再有交集。

而死亡是那個永遠不會亮起的QQ頭像,那個永遠接不通的電話號碼,那個永遠定格的朋友圈,生命戛然而止,這世界上再多的美好與不美好都與他無關了。

面臨死亡的人想活著,可是有些活著的人卻想去死。

法國電影《刺猬的優雅》里面的芭洛瑪,她出生貴族,如此幸運又有錢的她卻打算在12歲生日的時候去死,因為她看透了人們光鮮亮麗外表下的荒誕和虛偽。

她認為人就像長著翅膀的蒼蠅,一輩子在魚缸里撞來撞去。她不會選擇殘忍的自殺,因為痛苦的死亡就讓死亡變得沒有意義了,她更在意以什么方式死,死的時候在做什么。

于是她選擇每天偷媽媽的一顆安眠藥,165天后存夠足夠劑量,一吞而盡,讓自己安靜的死去。

盡管這位天才少女是如此想去死,但是她低估了人的求生本能,在死亡還是活著的問題上,不斷自我撕裂,“可是我萬一成為自己尚未成為的樣子呢”。

她不斷質疑這個世界,質疑身邊的每一個看起來彬彬有禮的人,對他們面具下的虛偽感到不恥。

門房太太米歇爾夫人是一個尖酸刻薄、又老又丑的人,可是在芭洛瑪眼中,她是一個與眾不同優雅的人。

在米歇爾夫人身上,芭洛瑪看到生命的另一種形態,就像一只刺猬,與他人保持距離,在自己世界里保持溫柔和優雅,這樣才能擁有完整的生命個體,可代價是,她被巨大的孤獨吞噬著,渴望愛,恐懼愛。

戲劇的是,當米歇爾夫人終于鼓起勇氣想去愛一個人,想去接受一份愛的時候,她被一輛車撞死了。

芭洛瑪困惑了,原來這就是死亡,像一缸沖下馬桶的金魚,卻沒有自己想象中的簡單,人生真的如此無意義,要用死亡去救贖嗎?

每一個人生命的終點都是死亡,那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在很長一段時間,我找不到答案,有人說是因為修行,希望死去的時候,靈魂能比出生的時候更純潔更高尚一些。

但是我的答案更浪漫一些,是因為愛,就像歌里唱的:

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在沒能和你相遇的時候,能有你這樣的人存在于這個世界,悄悄喚醒我沉睡心底的喜悅,能有你這樣的人存在于我的心尖,讓我開始有些期待這個世界。

曾經在內心崩塌的許多瞬間,我也想過如果我死了,這個世界會怎么樣,但是我不敢繼續往下想,我恐懼當下的困境,可我更恐懼死亡。

是的,我怕死,我更怕面對親人的死。

記得去年在一個瓢潑大雨的夜晚,聽說一個從小看著我長大的親人生命進入倒計時,我愕然,然后一個人在出租屋嚎啕大哭,無法接受,更不知道如何面對那一天。

面對生活的困境,我有千百種撐過去的方法,卻唯獨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

我想是時候開始慢慢練習告別了,就像練習愛,練習失意,練習一個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