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jìn)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來自百度
這是我讀倉央嘉措的詩的第一首,就愛上了它。倉央嘉措的詩沒有一般的詩人寫的華麗,沒有那種故作矯情的感覺。它給我的感覺就是很質(zhì)樸很樸素。還有一種帶著傷感的倔強。那種“你見,或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但是我覺得他寫“不悲不喜”,他并不是真正的沒有感覺,不悲不喜。他是用這種方法來訴訟自己的愛“你念,或不念我,情就在那里”是一種真正火熱的愛,一種身不由己的情。倉央嘉措身為活佛,他是身不由己的,他不能愛,但是他還是愛了。的的確確的愛了。他的那種愛,是一種能舍棄權(quán)利的愛。
不是說所有人要想去愛一個人都要舍命啊,不要工作啊,這只是一種拖累。但倉央嘉措不一樣,可以說他本身的存在就會成為他愛情的一種拖累。所以他舍棄了那個人人敬仰的身份。
我只是想到,有些人為了顯示自己多么多么愛一個人,給她送花啊送鉆石啊什么的。可是還沒有倉央嘉措那種愛來的樸素又珍貴。或許人人都想得到想倉央嘉措的那種愛。其實我也不例外,我就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個人想倉央嘉措一樣給我這種真情。那真的值了。
很多女生想要的不是那么多的財富,她們覺得,只要有一個人能肯為她付出就足夠。男人們,你們好好想想,現(xiàn)在的家庭,不是為了這個吵就是為了那個吵,也不是說要讓你們?nèi)ジ墒裁聪駛}央嘉措一樣的事,你只要有那份情那份愛在就行。
但倉央嘉措用的那四個字我很有感觸,不增不減。是什么讓一個男人打算吊死在一顆歪脖子樹上?我承認(rèn)我的比喻有些難看,但我就是覺得他在這首見與不見中真的表達(dá)了太多,太多。
我還用英文讀過,怎么說呢,又是一種感覺。用英文,沒有了那種若有若無的感傷,有的只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愛。
他用的排比,那十六個字,是我最喜愛的。不增不減,不舍不棄,默然相愛,寂靜歡喜。短短幾個字,就比那些做作的情話好太多。那些通俗的言情小說只是一個蒼白無力愛情。而已。
想起來回顧倉央嘉措的詩是因為有一位喜歡河圖的知音提起,于是我突然就有一種,重新回首看看他的詩,說不定會有新的理解的感覺。
我可能理解的還不全面,希望大家都見諒。多多像我提意見 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