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游記:ShU在你最美

正如那“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于水,亦有言“江南山水甲天下,蘇杭山水甲江南”一說。

杭州:酥(SU)——在你最美

山,勾勒粗放輪廓;水,婉約一脈油綠。山水間,上艮下兌謂“咸”,《易經》有言“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山上有澤,山澤相通,山為實,澤為虛,山為陽,澤為陰,一虛一實,一陰一陽,自然界中陰陽二氣互動,才能生發,萬物靈氣。

靈隱寺后山禪院溪流

西子湖畔,有好多人文自然交融的景色,臨水岸,依次沿著白堤,踏上斷橋,沿著濱江湖畔,穿過熙熙攘攘等待看水上噴泉的濱江三公園,繞至東南角,眉眼拂過岸邊嬌荷嫩蓮,循著夕陽的方向,眺望遠處,雷峰夕照,夾帶著噴泉的高低躍動。

融合了現代鎂光特效和古時流暢線條的西子湖,時尚中難掩其出塵清麗。不過,如若刪去那噴泉、那人頭、那警戒線的繁瑣片段,忽略那濱海商業區的繁華旖旎,西湖才會酥美柔媚的更加徹骨、勾人心頭尖兒。

現代化的修飾,就如同西施身畔的游魚、明妃背后的孤雁、貂蟬身后的月光、玉環頭上的花簪,多余至極

西子湖畔的落花蝶

雷峰塔,一座被誤當作愛情佳作發生地的建筑。其實,有著自己兩塌兩建的滄桑故事。它還有兩個好聽的名字——“皇妃塔”和“西關嶺塔”,古人還親切稱其為“黃妃塔”。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吳越國王錢俶為慶祝黃妃得子而建,故而小名“黃妃塔”。舊時,皇妃塔與北山的保俶塔南北相對,隔湖對峙,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歷經五百多年,“雷峰夕照”作為西湖十景之一,一直有保俶塔的陪伴。直到明朝嘉靖年間,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燒塔,便是雷峰塔命數中的第一次劫難。

不過,鳳凰涅槃,浴火后的黃妃塔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呈現別樣的殘缺之美。進而,涌來了很多關于塔的靈異傳說,美好的如“許仙和白娘子”,給一座恬靜淡然的塔注入了更多夢幻與迷離;也有毀滅性的,便是清朝末年民國伊始的可怕傳言——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了這句虛實難辨的傳言,被掏空的塔身終于轟然坍塌,然而神奇的功能也并未顯靈,只是,如那魯壁藏書的傳奇,塔中秘藏千年的佛經終于得見天日。其實,儒釋道三家本為一體,道家講福禍相依,時局轉逆往往就像一場戲劇。孔子第七世孫因毀壁而得經書,重新繁盛儒家一脈;隨著雷峰夕照的消散,埋藏千年的古剎密卷現世人間,更增添了歷史的厚重與年輪。如今的雷峰塔,帶著21世紀整修的面孔被重新安放于西湖南岸,當年的保俶卻已毫無蹤跡,很少有人記得起它的名字,更少說它的樣子。它已在無形中將自己與隔岸的黃妃塔融為一體,合為一個名字,喚作“雷峰”。

蘇堤畔的小橋邊

此“雷峰”非彼“雷鋒”,歷史的千年積淀,遠非人力能定天。

順著雷峰塔和太子灣風景區一路向西偏南,走過一篇停泊小舟游船的港,當酥麻的晚風與柔細的柳枝、昏明變換的光線邂逅,便到了蘇堤入口。說到白堤,一定會想起那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提”,那十足的整體畫面感,較之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微鏡頭寫真,更添了些大氣與豪情。可是,要真說千古第一狂放浪子,非北宋豪放派詩詞賦大家蘇軾莫屬,他的才情感動了西子,長袖一揮,落筆提筆間,便創作出一條橫跨南北兩岸的長堤,雖然中間的連接橋面是后人修飾的,但這就好似將一幅珍品細心裝裱掛起,并不能算矯飾。其實,這是我除了西面群山茶樹和雷峰古塔之外,最喜歡的西湖風景之一

不論現世還是舊時的“西湖十景”,當它并掛上最佳勞模的名牌后,便注定了它“萬人往”“萬人拍”“萬人踏”的“杯具”。人們在追求動感噴泉、黃金GBD和摩天大樓的時尚現代高端的同時,總要擠到古時圣賢著墨或者游賞過的犄角旮旯,對著一些有的沒的的明顯標注來幾張大頭或者半身照片,全然不顧及背后美景那鄙視的目光。如果你真的要選擇一個逼格與美色共存的地方,蘇堤,是我強烈推薦的兩處地點之一(另一處便是那九溪十八澗沿公路而上時兩旁變換色澤形狀的藍天與漫山的茶葉田)。在離開西湖的最后一天,一個人,第三遍信步蘇堤,在一群垂釣翁旁找到一把臨湖的空椅子,放上一首英文的曲子,設置成循環模式,邊聽邊看風景。這個時候無需戴耳機,以風做媒,送一曲清涼入耳,拂面的清風時刻撩動著耳邊已半長的發,頓時覺得心尖也是酥麻的。

“荷塘月色”遠端一角

無怪當時的東坡,在被貶謫蘇杭后,心情依舊舒爽如常。然而,正是這滿屏滿心的湖綠害了他的命。奸佞小人從來不會放過一個被罰勞改還能笑呵呵的犯人,這就像兩人單挑,一人就是不接招一樣。蘇軾全然沒有意識到這種作詩飲酒“挑逗”的危險性,落得一個流放嶺南,后于歸途客死常州的結局,便也成了命里應當。

同里古鎮小溪邊

酥,不光可以用來形容餅干糕點,纏繞于味蕾間的觸覺細胞。浸溶于西子的懷抱,照樣可以傳遞一種令人愉悅的多巴胺,因了她的美。然而,她也間接害死了大文豪蘇軾。對于陶醉于蘇杭的人,便是一種“輸”,同樣,因了她的美。

蘇州:輸(ShU)——在你最美

同里古鎮-巷道間

蘇州有很多美麗的習俗話語,比如端午節他們紀念的是將眼睛掛于胥門上的伍子胥而非投江汨羅的屈原;將“犯人碼頭”避諱成“萬人碼頭”;春節期間在人擠人肩碰肩的街上相互喊著以“神”冠名的詞語(神童、神女、神偷……)并將被(呂洞賓)踩到鞋子視作祝福;在定園中有著全中國為數不多的“圈財神廟”惠民款——花神廟(在此敬香只需一毛錢);還有那“三個蚊子一盤菜”的恐怖俚語和將“哥哥”喚作“阿狗”,將“請你去吃茶”發成“請你去廁所”的搞笑詼諧。

蘇州有很多美妙的頭銜,比如“魚米之鄉”美譽和“蘇湖熟,天下足”的俗語,“絲綢之府”的冠名和“五星級酒店建議裸睡”的段子,“蘇州女子”的膚如凝脂和“七里山塘街,媲美秦淮河”的私語,“活在蘇州”的安康愜意(全稱叫“生在福州,吃在廣州,活在蘇州,死在柳州”)以及“蘇州園林傳家不過三代”的讖言。

蘇州-同里-靜思園-荷花屋宇

畫風回到千年前,古時的蘇州,跟嶺南一樣,都被打上“放逐”的烙印。只不過,相比于嶺南,在地理位置和水土環境上,蘇州是愜意恬淡的。厭倦了做官經商的人們紛紛在此地修建院子,從鄰里運來太湖石、靈璧石等大型玩物,故意給遠在京都的敏感帝制造喪失心智的假象,以求晚年以及后輩子女萬代綿延。拙政園首位主人王獻臣當年“斥巨資”打造了這個到目前為止仍號稱“天下第一大”并位列“四大名園之一”的園林,本想在自己死后造福子女,怎料其子一夜豪賭,將名園輸于徐氏,徒留孫輩以吊喪為業;另外一個“四大名園之一”留園的主人將自己的園子取一“留”字意欲“留得子女萬代福業”,卻也未庇蔭宅子萬年長奉祖宗香火;縱然聰明如劉伯溫,得到了同僚好心點化,提前離開了是非之地,偏安蘇南修了個狀若如意的定園,也沒能逃過以自己一命換得全家平安的死局……

蘇州-同里-靜思園-屋內眺望

導游在游船上給我們講解蘇州的現代,有錢人是不會臨水而居的,現下城外修建的高層建筑中才是富人的首選,城里的房價反而比城外的便宜一些。這讓我想起來很早在地理課本上看的田園式的未來城市居住模式,蘇州人對于假山長廊亭臺雨榭似乎一直保有一定的距離,這或許就跟那些園林的悲劇史有著絲縷關聯。

蘇州-同里古鎮-靜謐古香客棧

蘇州人得出的結論是,留什么都不要留財給子女。我想從另一個方面來解讀這種因為美而必然產生的輸,無關乎子女后代,而關乎自己。正如那個因為流放蘇杭后仍“興致不減當初”的東坡先生一樣,蘇杭的美,美的過于醉身醉心,不適合做悔過自新的流放之地,更不適合作為隱遁避世的桃源。昔日介子推隱居山林,被晉文公重耳以火燒山相逼,與老母雙雙吊死于介山亦不愿返回塵世。干凈純粹到如此境地,卻也難逃死命,何況將自己放置于拾掇的通亮剔透的花瓶中?如果你不敢于正視這個世界的灰色,而一味地去尋找一片純白的樂土,那無異于自己k安眠藥或者將自己當做一只青蛙溫水煮熟。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此處略有穿幫,還請海涵)。突然,不知道怎么結尾。就這樣作結吧——到什么時候,都不要做最美最艷的那一個,最好能做一個多面手,在該美的時候美,不要像蘇杭,美的過于純粹,那就是害人精了。


同里古鎮-穿心弄外-魚行巷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打開,我賜予籠中的布谷鳥自由 任它落向枝頭,任它在秋日里啁啾 那歡暢的歌喉是春之殘片 讓枯木在肅殺里抽出新芽 綠得...
    李澤賢閱讀 434評論 0 3
  • 上周總結了理解客戶的三個方法,核心是融入客戶的情境,理解客戶所需所想。在理解客戶需求后,本周總結如何針對不...
    Yumiko丶閱讀 2,126評論 0 5
  • Boommmm!
    Gigi熊閱讀 363評論 0 3
  • 2.0版本的踐行已經過去一半時間,經過這段時間的踐行我與老公的聊天話題與頻次不斷放寬加深, 親子關系也在陪伴與晨起...
    紀小玉我就是我閱讀 184評論 0 1
  • 你說看一眼月光 里面寫滿了你對我的思念和想說的話 徘徊著的、思念著的 無聲無息地在我身旁回響 多美的月光呵 你可知...
    阿木普拉梅閱讀 250評論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