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來網(wǎng)上流傳一些腰椎間盤突出癥狀的患者該如何防護,都是患者本身力所能及的鍛煉方法,林林總總,所說甚是詳盡,而是否有科學依據(jù)還待論證。現(xiàn)挑出其中十種方法,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一是懸
利用門框或單杠等物進行懸垂鍛煉。懸垂時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達到牽拉的目的。懸垂的動作一定要緩慢而輕,避免跳上跳下。懸垂鍛煉要逐漸增加運動量,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項:動作要輕柔,緩上慢下,盡量讓家人在一旁協(xié)助保護。
專家解讀:懸吊有相當于牽引的作用,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一些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重的患者,可能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需要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意外損傷。
二是撐
即撐腰鍛煉,不適宜做懸垂鍛煉者可做撐腰鍛煉。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全身放松。隨著雙臂緩慢上舉的同時用鼻緩緩吸氣。雙臂高舉過頭頂,眼看天,腰部向上直撐到最大限度,這時停片刻。然后,隨雙臂慢慢放下的同時用嘴慢慢呼氣。照此法反復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做。
注意事項:以自己能夠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著來,適應后可逐漸用勁。
專家解讀: 撐腰鍛煉對于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就是椎間盤突出不太嚴重,沒有導致嚴重壓迫神經(jīng),引起椎管狹窄的患者),有一定的復位作用,同時還有鍛煉腰背肌的作用,有增強腰背肌力量的作用,腰背肌力量強大后有利于保護腰椎,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的加重。
三是拱
即拱腰鍛煉。雙手扶墻壁或其它物,身體與被扶物要有適當距離。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先稍用力以中等速度向前拱腰,向后拱腰,做完前后方向的拱腰為一次,每日做兩次,每次做36下。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力度適中。
專家解讀:該方法對于一些年紀大,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不佳的不宜采用懸吊、撐的病人,是一項不錯的鍛煉方法,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采用。
四是倒
即倒走鍛煉。倒走時要選擇平坦而又安全的場地進行退步走。走時要挺胸收腹,平視前方,雙手自然前后揮動,盡量少回頭,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每次一般倒走15分鐘,每日兩次。
注意事項: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專家解讀:倒走時人體重心向后,需要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有一定的鍛煉腰背肌的作用,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有一定作用,但需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傷。
五是多
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運動。如左右側(cè)彎腰、前后大彎腰,左右轉(zhuǎn)腰、晃腰等,每項各做36下,每日做兩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舒緩,幅度不宜過大。
專家解讀: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進行多角度不同部位的腰部活動,諸如前后大彎腰、左右晃腰,應該來講不太合適,因為腰椎間盤已經(jīng)有突出,局部限制髓核的纖維環(huán)有損傷、破裂,大動作的活動腰,可能會加重損傷,甚至導致突出加重,故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
六是蹲
即下蹲鍛煉。兩腳叉開與肩同寬,雙手平舉,緩慢深蹲,腳尖著地,腳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練下蹲可扶墻等物半蹲,逐漸增加下蹲次數(shù),逐漸做到深蹲。每日做兩次,每次下蹲36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
專家解讀:下蹲鍛煉對于腰背肌的鍛煉的作用甚微,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更是沒有多大作用,同時反復的深蹲對于膝關節(jié)的損傷還是比較大的,因為深蹲時膝關節(jié)的負擔相當于體重的4倍以上,對于老年人及肥胖的病人,尤其不建議進行該項鍛煉。
七是后
即腰部后伸鍛煉。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腰椎每天前屈高達3000到5000次,但后伸的動作很少,同時,現(xiàn)代人在工作中常常處于前屈坐位,這個體位使腰椎長期處于屈曲位,長此以往,會造成腰椎間盤應力的不平衡,腰椎后韌帶過度牽伸, 從而引起腰痛。
雙臂置于腰部,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時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兩次。另外仰臥法亦可做腰后伸練習,雙臂將上半身盡量撐起,下半身貼床,使腰部盡量后伸,反復做這一動作36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防止摔倒。
專家解讀:該項鍛煉同之前介紹的“撐”和“拱”有異曲同工的作用,都是有增強腰背肌力量的作用,有利于緩解“肌筋膜炎”(也稱腰肌勞損)的作用,腰肌強大后有利于保護腰椎,防止腰椎間盤突出加重。
八是摩
先按摩腎俞穴(腰眼),用兩手分別按揉腎俞穴100次以上,后用雙手交替敲打此穴各100次,最后,稍彎腰用雙手握拳同時敲打臀部100下,接著用雙拳分別敲打胯部100次。以上每日做兩次。
穴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緣旁1.5寸處,即從臍向后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所在。
按摩法:脊椎兩側(cè)有多處穴位,可沿脊椎兩側(cè)由上而下,輕輕扣擊背部。
專家解讀:對腰部的按摩有緩解肌肉緊張,減輕腰背疼痛的癥狀,但上述按摩的方法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作用有限,但是它能夠適當緩解腰背疼痛的癥狀,尤其是腰部肌肉原因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不適癥狀。
九是暖
即腰部保暖。患“腰突癥”者或腰痛者,在季節(jié)交替,天氣變冷時要比常人提前添加衣服,嚴寒季節(jié)要穿毛、棉背心,夏季要做好腰部防潮濕著涼受寒工作,因這些都是腰病發(fā)生的誘因。
專家解讀:腰部保暖對于防止誘發(fā)腰部疼痛有一定的作用,局部暖和,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損傷、破裂組織的修復,同時帶走局部的炎性因子,減輕腰部不適癥狀,因此,腰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十是保
即對腰部的保護。如不久站、不久坐、不負重、不大彎腰(最好以下蹲代替彎腰)、不抱小孩、不坐低板凳、不勞累、不做有損腰部的動作、不睡彈簧軟床、不睡過硬的床等。實踐表明,“10字經(jīng)”既是康復“腰突癥”的有效非藥物療法,又是防止“腰突癥”復發(fā)的預防工作。
專家解讀: 該項建議是不錯的建議,腰部肌肉由于平時用得多,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辦公、開車的時間均很多,容易導致腰部肌肉的疲勞、損傷,如果平時不注意生活方式,采用久坐、久站、經(jīng)常彎腰搬重物等,就會導致腰部肌肉的損傷,從而減小對腰椎的協(xié)調(diào)保護作用,在活動時就容易引起腰椎間盤的損傷或突出,甚至加重突出等。我們要選擇正確的鍛煉方法,強化了腰背肌,就會很好保護腰椎間盤,避免損傷和腰椎間盤的突出,就是所謂的“病重在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