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19年就要過完了,距離2020年的到來僅剩17個小時,再過3個小時,我將要出門,因為我預約了今天上午空軍總醫院的號,要去看一下自己的臉。
要說2019年自己最難受的一件事,就是自己臉皮皮膚被困擾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多多少少花了六七千但是還沒有好。據說空軍總醫院是全國治療皮膚最好的醫院,之前一直沒有掛上號,這次竟然有些小期待。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的2019的話,那就是:懵。
我剛來北京的時候,感覺躊躇滿志。在小薇的介紹下,我很快就進入了一個百萬自媒體大號的工作室實習,但慢慢地隨著人員的流失,我從一個喜歡的工作被迫調任做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
做著做著感覺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突然對未來陷入了迷茫。我辭職之后,去投了十點讀書的簡歷,當時面試時主編問我:“能否接受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
當時的我太過偏執,直接拒絕了。我說:“我還是想做編輯?!钡玫交卮鸬乃?,也給了我一個明確的回答:不好意思。
我笑著說沒關系,那一瞬間還為自己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而自豪,覺得自己還挺了不起的。
當我走過她們長長的辦公室,看到里面整齊辦公的人突然有些舍不得,但是剛跨出大門,走進電梯的那一刻,我就開始后悔了。我承認自己想做內容編輯,但是內心避免不了有些失落。
在回程的地鐵上,我給米瑟姐發消息告訴她面試的結果,她說:“為什么不先進去之后,再”曲線救國呢“?那一刻,我才突然醒悟。對呀,為什么我要拒絕運營呢,一家好的公司為什么不先站穩才想辦法轉呢?
回去之后,我連忙自己又寫了一篇稿件,找了那個通知面試的小姐姐問問能否給一個再次面試的機會,但是那邊主編最后還是答復:不好意思。
就這樣,我和自己喜歡的公司錯過了。
偶然之下,我來到了現在的公司,做了編輯的工作。雖然寫的內容方向并不是自己所喜歡的,但最起碼還是自己所喜歡的編輯。當把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一項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寫不出自己喜歡和滿意的內容。
熱愛是一回事,能不能持續寫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日常的工作就是找選題、醞釀、寫稿、與銷售溝通然后被斃掉或者重新修改和撰寫。
剛開始那會兒,我可寫的東西非常多,經常被領導說:“陽陽,你太棒了!”聽得我有些飄飄然的感覺,但是隨著時間漸長,我似乎跟不上老板的預期,被修改、被批評的日子突然變多了起來。
甚至有一段時間,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寫哪些內容。我寫的主要還是與銷售和文案掛鉤,老板每個月會給我KPI數據考核,根據四項指標給我打分和評估。
常常有時候寫不出讓人滿意的內容,或者困頓于:明明挺好的文章,為什么添加量就那么少呢?用戶的心思感覺琢磨不透。這樣的日子,也持續了兩個月,感覺自己的寫稿留下了很多廢稿,一籌莫展。
坦白說,我是一個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否定就覺得自己是不被認可的人,而一點點認可和夸贊就能讓我開心一整天。
與此同時,我也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
我需要每天不停地往前走,一旦停下里就恐懼自己被時代所拋下。讓我不焦慮的方法,就是向外向上尋找力量,可以是圈子的拓展也可以是人脈的積累,還有不斷學習的感覺。
我不想讓自己只有年齡的增長。
我用信用卡報名了一些高價的課程,2019年也是我負債的一年。在那里面,我時常因為年輕而飽受他人的“艷羨”。其實我做的、學的有時候并不好,然而因為年輕的優勢,讓很多人夸贊自己“未來可期”的得意,殊不知也有可能是別人好心的一句客套話。
然而,問題是年輕的優勢每時每刻都在喪失。
2019年最流行的一句話,來自王興,他說:“今年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p>
2019年的上半年,我幾乎是在混沌中度過的。但是有一件事讓我很有成就感,那就是堅持了一年多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晚安故事,雖然也沒有什么人看,但是一直在寫、在記錄自己的生活。
我不知道這樣做有什么用,但是很明顯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個習慣,也讓我刻意去體驗和感悟生活,對一些小細節變得更愛觀察和更敏感了。
我曾很想把它寫得有趣、有用、有啟發一些,但是我發現如果太多條條框框限制自己,每天都覺得自己不夠有趣,那就很難堅持下去。
先不管有沒有趣,先寫了再說。
今年也走了不少城市,曾從北京坐了一夜的動車跑去深圳聽賽男老師的財富課程;曾飛去銀川參加我文輝姐姐的婚禮,見證她的幸福;曾兩次跑到上海,去了迪士尼玩也參加了一次剽悍江湖社群商業大會;也曾坐了一夜的火車去濟南欣賞趵突泉的無限風光……
我曾定下一個月去一個自己沒去過的地方,我今年也做到了。抽一兩天的時間來放空自己,似乎讓自己在嘗試著以一種不太焦慮的方式生活。
回想剛開始來北京那會兒,看著周圍的高樓大廈,似乎一切都充滿了希望,憧憬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那番神情就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那般,充滿了好奇。
北京是一個能讓你有無數個想留下的理由,但也會有想辦法讓你離開的時候。我最開始住的地方,突然說要拆遷不能住了,房東微信說:“這個星期你必須要搬走!”
那一刻,看著自己的銀行賬戶的余額,似乎覺得自己并不配留在北京,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存款的消耗,我陷入了更強烈的掙扎中。
在北京,要多少錢才能活得體面一些?
事實上,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在北京要多少錢才能活得不那么吃力?今年的經濟形式卻是不大好,我發現很多人開始每天帶飯到公司自己熱,我也開始隨著晚上做好第二天的飯菜,中午微波爐熱一下就好了,省時省心省錢。
接下來的時間,開始每天計算自己的花銷和存糧,算計自己的生活成了每天必備的要事之一。為了錢,幾次弄得自己很窘迫。
萬科集團王石說:
“年輕人做什么事都不要著急,現在的年輕人太急躁了,沒想好自己的目標之前,先做公益或是探險去,別老想著賺錢,別被一些東西困住?!?/p>
我靠,你財富自由了你倒是能說了!
之前很想做短視頻,發現手機像素實在是太差了,一直沒舍得買一部新手機,計劃就這樣夭折了;想做微博和頭條,結果做著做著,覺得數據似乎不是那么好,慢慢地就擱置了;說要看完一本書再接著看下一本,結果經常很多書沒看完就被我扔到一邊,又開啟了下一本書,經常讀一半……
時間就這樣一個月,又一個月,再一個月地過去了。
我忽然意識到:“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在這段時間里,你做了什么、收獲了什么的話,那這段時間對你來說都是空白的,什么也沒給你留下?!?/p>
2019年我看到并感受到北方的大雪,南方人對雪的向往北方人很難懂。也多次加班后走在深夜的街頭,寒風刺骨的冷讓我精神抖擻。
這一年我哭過、笑過、迷茫過、痛苦過,不管怎樣只要自己不認輸,那么就沒有什么能擊垮你。
我知道往后余生里,我還會遇到一關又一關的路,但是我仍然需要熬下去,終有一天回想起來,那些曾經讓我們哭的事,會被我們笑著說出來。
2020年馬上就要來了,這一年我 想我會更聚焦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什么都想要的話,往往什么都抓不到,我已經用一年的時間來證實這個結論。不僅什么都得不到,而且還容易焦慮什么也學不到。
2020年,愿你能在疲倦的生活里,活出自己的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