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自認為是個樂觀、不爭、淡泊之人,卻不認為自己是個快樂的人。究其原因,是自己進入到一個認知誤區,而且一呆就是很多年。如同,病去抽絲一般,歷經多少苦痛掙扎,努力掙脫,都會多多少少遠離些泥潭,而真正一頓即悟的那根稻草,是你清醒了才抓住的,醒了,就走上了另一條街。
擺脫不良情緒侵擾,找到快樂,竟然,只做一件事情就可以辦到——一件事的專注。這是被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所研究發現的,一個人全心神地投入到某事的一種狀態,不愿被打擾,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和充實感,是所謂的“全心沉浸的心流”。一個人只要找到自己的心流區,專注其中,就會找到高度緊張后的輕松愉悅。如同,一個喜愛健身的人,非常享受汗流浹背、精疲力竭的感覺一樣。
所以,找到一件事情去對抗當下的低落,這件事情,必須是自己選擇的,能夠專注,不乏挑戰,又不會壓力過大,完成后能得到即時回饋,并可以一步步接近你心愿的目標。
第一次接觸到“心流”的解釋,就在冥冥之中有點熟悉,可那種心流已經被生活的瑣碎與打擊淹沒,已日漸陌生,此次,之所以有觸動,下決心,可以說和當下所參與的幾個群活動有關,一大堆同好,在一起玩耍,一起交流,無形中受到感染,也一點點開啟封存多年的心流區,在通過文字、通過美圖表達心跡時,就會進入到另一個時空,一點點梳理過往,明晰將來,慢慢找到那個走失很久的自已。
專注,可以做很多事情,雖然,現在,我能做的只是掙脫鎖鏈,但跨出這一步,多上幾個臺階也未嘗不可。
拐上另一條街,再回顧往年歷程,慶幸走出來卻也不能釋懷,最最心痛的是浪費掉大把大把的時間,比丟失一大筆錢財,有甚之無不及,畢竟,錢去了,還能來,時間沒了,沒了就沒了,想想就自責。
清理清理戰場,轉身離去。
記在值得紀念的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