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視覺敏感期。
? ? ? 3個月前,不適合花花綠綠的玩具,喜歡黑白對比鮮明的物品(可選黑白閃卡給寶寶看)。
? ? ? ? 1歲后,給寶寶精細玩具或物品刺激,成像發育也更成熟了。2歲后,可以開始閱讀并理解閱讀的內容。3歲后,可到眼科檢查視力。
? ? ? ???游戲:1,玩光碟,把光碟貼墻上擺成不同形狀給孩子看;2,半歲前,視覺能力發展,對人的五官感興趣,可買一個五官分明的洋娃娃教寶寶認識五官;3,照鏡子;4,1歲后,穿木珠游戲,開始隨便穿,訓練手眼協調。然后按顏色穿,并由同色過渡到顏色規律穿插。最后比賽誰穿得快,誰的顏色更漂亮。5,什么東西不見了:找形狀顏色各異的玩具,讓寶寶先觀察,記住種類后閉眼,拿走一兩種玩具,讓孩子說出少了什么。可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及視覺敏感度。
二、聽覺敏感期。
胎兒喜歡輕音樂。
? ?新生兒不明原因哭,可以抱著他貼近左胸靠近心臟的地方,因為他會對熟悉的聲音感興趣。
? ?音樂訓練,可提高時空推理能力,幫助認識模型;音樂訓練有利于提高數學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右腦創造力和直覺思維,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
? ? 讓孩子多聆聽大自然。聽風吹草動聲,水聲,鳥飛聲,落葉滾動聲。將不同小動物聲錄音,與戶外真實動物聲音比照。
? ? 多說媽媽腔。清晰、語速緩慢、適度重復、簡短、內容具體。
三、口腔敏感期。
? ? ?口腔敏感期。3個月左右開始。口腔敏感期期間,提供最科學的環境,允許孩子吃手,品嘗玩具,允許孩子用手探索想探索的物品,孩子的敏感期很快會結束。
? ? ?如若敏感期延誤,有的會因為年齡大不再出現,而有的卻總要出現。常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敏感期可能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到三四歲,孩子還常常會把物品放嘴里嘗一嘗。
? ? ? 口腔敏感期沒被滿足的孩子,共同缺點,搶別人的食物,隨便拿別人東西,注意力總是固定在食物上而不能集中精力學習。
? ? ? 什么都放嘴里的嬰兒不是因為饑餓,僅因為嬰兒用口認識世界,,直到手的敏感期到來,幫助和加快口的敏感期發展。
? ? ? 父母該做的:不要過分注意孩子吃手、允許孩子吃手、給孩子替代品(磨牙餅干或磨牙棒),不要嚇唬孩子(騙孩子有蟲進嘴巴,加深孩子的恐懼)。
? ? ?隨口咬人,多發生在口腔敏感期,非惡意,勿給孩子貼標簽。
四、手的敏感期。
? ? ?7至8個月,開始喜歡抓軟軟的,細細的東西。集中在0至2歲,可以提供香蕉,面團,沙子等,自由去體驗,以防敏感期延長。手的敏感期延誤的孩子,四五歲時仍想直接手抓飯菜,體驗軟軟粘粘的感覺。
? ? 手部精細動作可促進智力發展,促進神經系統發育。用兩個手指捏細小物體,利于更加深入探索物品大小形狀及特性,提高認知能力,有利于空間感建立。
? ? “打人”,手的敏感期表現,多數為吸引父母注意力或太興奮無法控制,或想用肢體語言表達愛或不滿。勿給孩子貼暴力標簽。也不要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孩子不是真的打,只是自我意識的反映。
? ? ?扔東西:給不易摔壞的玩具,不給食物,勿養成扔食物的習慣。不要馬上收拾。陪孩子玩扔來扔去的游戲。
五、行走敏感期。
? ? ?樂此不疲來回走。專往不平,臟的地方走。勿穿帶響迪的鞋子,干擾對腿的感受和周圍事物得觀察,影響探索。
? ? ?行走是孩子的第二次誕生。勿限制孩子探索世界的行為,從而使敏感期無限延后,阻礙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影響智力發展,創造力和想象力會比同齡孩子差。
? ? 愛上下走樓梯,是探索腿與腳的功能。哪里不平走哪里。
? ? 如果沒有好好發展敏感期,敏感期消失后,會對疲勞特別敏感,走沒幾步就要求抱。
? ? 幫助孩子度過行走敏感期,知道孩子對什么感興趣,樓梯、帶坡的空間(例如斜坡,滑梯,超市帶坡度的電梯等),為孩子提供感知材料。
? ?學步車:多方面意見,反對意見較多。勿過早使用,10個月之前最好不要嘗試。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表現為手腳笨拙,靈活性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沖動任性脾氣暴躁等。導致走路步態異常的微笑。如腳尖走路,八字腳和彎曲畸形等。
六、語言敏感期,一遍又一遍重復他人的話。
? ? 前語言期在0到1歲,語言期在1到3歲。
? ?五六個月,可發出媽媽音。1歲,一個字或幾個字表達許多不同的情況,或不同字表達相同意思。1.5至2歲。學名詞關鍵期,愛問這是什么。2至3歲,進入語言爆發期。
? ? ?愛重復和模仿別人的話,是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
? ? 愛罵人,發現“詛咒”是一種力量。要漠視孩子的“詛咒”。詛咒式話語會讓別人有強烈反映,孩子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因為有人回應,所以變本加厲。
??解決方法:1.尋找詛咒語言源頭。盡量隔絕這些臟話的來源,減少模仿機會。2.試著用良好的語言回應孩子。例如,孩子說臭媽媽,媽媽可回應,不是臭媽媽,是香媽媽,就像你一樣香。3.使用優秀語言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父母的贊揚會讓他有成就感,更樂意使用好的語言以獲得更多贊賞。同時增加學習優秀語言的興趣,此時父母可以引導,加強語言學習。
? ? ?說悄悄話。2歲多是運用語言敏感期。發現語言有多種表達形式。悄悄話是孩子語言探索。
? ? ?耐心傾聽孩子的悄悄話。一起使用耳語交流。悄悄話可刺激大腦發育,幫助集中注意力。
但要注意不要讓耳語成為慣用表達方式,有些說悄悄話是因防備心理。
? ? ? 喜歡接電話,一口氣你好,再見。電話語音,孩子的神奇發現。父母引導電話用法,做打電話游戲。
? ? ?口吃,嘴巴還跟不上腦子。不要譏笑斥責孩子,加重心理負擔,產生緊張膽怯情緒,加劇口吃。鼓勵慢慢說。等待孩子表達。口吃持續現象不要掉以輕心。
? ? ?用語言代替哭泣,讓孩子學會另外一種表達方式。鼓勵用語言表達自己,說出來,代替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