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確,具有勇氣與個性的人總是讓人心生恐懼。
2、啊呀,直到今天我終于了解:人生在世最無聊的就是,走在一條由他人引導(dǎo)的自我之路上。
3、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這段困境,通常也是一個人生命中的關(guān)鍵,在這關(guān)鍵點上,個人的生命需求和周遭環(huán)境產(chǎn)生最激烈的沖突,必須經(jīng)歷最嚴厲的挑戰(zhàn),才能找到邁向前方的路。許多人經(jīng)歷了幻滅與重生,而且一生也只有這么一次。他們發(fā)現(xiàn)鐘愛的事物正在遠離,童年逐漸瓦解,人漸漸走向衰老,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一個極端孤獨的冷酷異境。然而,更多人永遠停留在這處絕境上,終其一生痛苦地攀附在無可挽回的過去上,沉湎在失去的樂園——那是最糟糕、可怕的夢幻中。
4、只要動物和人類把自己全部意志集中在特定事物上,他們就能達到目標(biāo)。事情就是這樣。
5、假如你突如其來堅定地注視某人的眼睛,而他卻沒有絲毫惶恐,那就放棄吧!你絕對無法在他身上達成目的,壓根兒也不可能!
6、但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尊敬并珍惜整個世界,而不是只重視人們可以彰顯的這一半!所以,我們除了對上帝進行膜拜之外,也要對魔鬼致意。我認為這樣才正確。或者,我們必須塑造一個包含魔鬼在內(nèi)的上帝,這么一來,當(dāng)世間最自然的事情發(fā)生時,就不必假裝視而不見。
7、思想只有在付諸生活中實行,才有價值。
8、因此,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找出被允許和被禁止的事物,找出對他而言是禁止的事物。從來沒有人會因為做了一些被禁止的事,就因此成為大惡棍。反之亦然。說穿了,不過是個懶惰的問題罷了!有些人疏于思考,懶得為自己的行為把關(guān),只求不違反別人規(guī)定的禁令就行了,因為這樣他可以過得很輕松。還有些人心目中自有一套法則,有些事雖然正經(jīng)體面的人天天都在做,但對他們來說是禁止的;另外一些事,對他們來說是允許的,卻常常為一般人所厭惡。每個人都必須獨立思考,為自己所為負責(zé)。
9、我習(xí)慣在這種天氣下散步一小段路,一面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一路上,我時常感到莫大的快樂,一種充滿憂傷、鄙棄世界和自我的痛快。
10、上帝借由各種途徑使人變得孤獨,好讓我們可以走向自己。
11、我只是嘗試著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已。為何如此艱難呢?
12、我熱切渴望能夠真正活過一次,即使只是短暫的一次:我期盼對世界貢獻出一些自己的東西,跟這個世界建立關(guān)系,并且和它搏斗。
13、如果一個人迫切需要某樣?xùn)|西,然后找到了這個東西,那么賦予這種機會的就不是偶然,而是他自己,是他本身的渴望和迫切帶領(lǐng)他去找到它。
14、一個成熟的人沒有任何職責(zé),除了這個:尋找自己,堅定地成為自己,不論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
15、人只有在跟自己本身無法相處時,才會產(chǎn)生畏懼。他們害怕,是因為他們從來不了解自己。
16、我們唯一承認的義務(wù)和命運是,每個人應(yīng)該完全做自己,符合自然在他身上孕育的本質(zhì),并服膺這個本質(zhì),不確定的未來準(zhǔn)許每個人去創(chuàng)造它想帶給我們的事物。
17、德米安只是讓我養(yǎng)成習(xí)慣,用更自由、更個人、更開放的方式,運用更豐富的想象力,來看待并解釋宗教故事和教義。
18、我問你,這種臨死前的悔恨有何意義?充其量又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神話,感傷且不實,充滿濫情,目的是為了教導(dǎo)人虔誠。
19、“我們不可以如此單純、幼稚地想象那些教派觀點,和古代神秘教的結(jié)合,如同從理性主義觀察的見解來看一樣。今天我們所認知的科學(xué),古代是一無所知的,因此,當(dāng)時的社會才有了一個高度發(fā)展的哲學(xué)——神秘學(xué)真相的研究,從而產(chǎn)生的巫術(shù)和無實用價值的東西,甚至成了詐騙和犯罪的手段。不過,巫術(shù)的背后仍然有可貴的來源和深奧的思想。”
20、他彈奏的曲子莫不充滿虔誠、崇敬和真摯,但不是教堂里的教徒和傳教士的那種虔敬,而是中世紀朝圣者和托缽僧的那般虔敬,秉持毫無余地的獻身精神,將自己奉獻給宇宙般的情感,這種情感超越了所有的教條。他經(jīng)常彈奏巴赫之前的樂曲,以及古老意大利的曲子。而都在敘述同樣的事物,都在敘述樂師的心靈中也擁有的東西:渴望,以及與世界最緊密的結(jié)合和最激烈的分離,渴望細聽自己的黑暗心靈,忘我的陶醉,和對美的深度好奇。
21、但我要告訴您的是:好好過著它們指引你的生活,這些夢的生活,享受它們,為它們建造圣壇吧!它尚不完美,卻是一條道路。總有一天,事情會證明您、我和一些其他的人,是不是可以重新恢復(fù)這個世界。但是,我們每一天都必須重建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否則我們將一事無成。
22、“我們看見的事物和處于我們內(nèi)心的事物,是同樣的東西。沒有任何事物比我們內(nèi)心的事物來得真實。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部分人過著不真實的生活,因為他們不把這些意象視為真實,不讓內(nèi)心的世界表達出來。雖然這樣可以過得很快樂,可是一旦我們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就再也不會選擇跟其他人一樣的路。辛克萊,大部分人走的是一條簡單的路,我們走的卻是一條坎坷的路,但還是要走下去。”
23、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那么幾次與尊敬和感謝這些美德相沖突,就連心地善良的人也幾乎無可避免。每個人遲早會走到跟父親、老師分離的點上。每個人都必須感受寂寞的煎熬,大部分人都無法忍受,于是不久又再度和他人建立聯(lián)系。
24、他的職責(zé)是:找到自己的命運,不是一個隨意的命運,而是在那之中盡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動搖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