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沒有整個下午和母親坐在一起從容地泡功夫茶了。
這之前,要上班,要幫老公看店,要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總之就是,沒有時間,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幾句噓寒問暖,根本沒有深入展開過任何問題。母親非但沒有責怪,反而每次總是催趕,害怕學校的工作沒有按時完成,害怕店里的生意照顧不周,有所損失,母親總是那個最不計較又最替你著想的人。其實母親是心疼我的,她不愿意看到我每天總是那么勞累,那么忙碌,那么匆忙,所以我們決定不再開店,我母親再也掩飾不住激動喜悅之情:“那真是太好了!你可以不用那么忙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所以,我能夠理解當下丈母娘擇婿的標準,必須有房有車,有經濟保障,誰愿意自己的掌上明珠,自己的白雪公主,自己的小棉襖,受苦受累啊?這是過來人的父母愛子女的方式。或許太世俗,太物質,太功利,但其實真的是直逼現實,父母的出發點沒有錯,他們愛的是自己的女兒,不是女兒的愛情。愛情還可以再來,但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旦開始,尤其是婚姻生活,重新開始的難度非常大。我們都是普通人,缺乏明星們那種鍍金鑲銀的潛伏能力和巨大可能性,他們離婚了,往往會是另外一段精彩生命的旅程的開始,甚至脫胎換骨,煥然一新,跟之前,全然不同,令人驚艷叫絕,拍掌激賞。
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這種能耐,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不管哪一種原因,婚姻走到盡頭,重新遇到愛情,建立新生活,難度都是非常大的,尤其在我們這個比較偏僻比較保守的山區小鎮。很多女性結婚后,特別是那些沒有穩定工作的,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即使老公婚前沒有承諾養她,但是迫于生活現狀,基本上都成為了完完全全的家庭婦女。本身很多人都沒有一技之長,再加上很長一段時間的脫離社會職場,再次回歸社會,注定沒有多少就業的選擇余地,更不要提競爭力。沒有競爭力,不是香饃饃,也注定了收入的有限,哪有經濟能力去保養自己,投資自己,提升自己?很多問題,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錢。有了經濟能力,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沒有經濟能力,簡單問題也會變得復雜棘手。有一些女子,離婚后甚至還要拖兒帶女,生活艱辛的難度可想而知,日子能夠繼續維持已經不錯了,哪里還有時間和心緒追求愛情?追求幸福?這世間,很多美好,本來就是用來仰望的。以后如果還有婚姻,很多都不是基于愛情,不是情感上找到歸宿,而是為了生活多一些分擔,多一分安全。
婚姻,不僅對于當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次選擇,影響深遠,對于自己的父母,同樣也是,甚至更加煎熬。年輕人有愛就可以,活在當下;父母看到的卻是遠方,前方的路風雨飄搖,坎坷泥濘,離詩,離畫,很遠,不是應該有的遠方。這些沒有說出口的愛,或者非要鬧到家庭破裂,看似強勢霸道無理的愛,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還是愛。
愛只有一個字,但是這一個字,我們窮盡一生,可能都還沒有辦法悟透。
古語說,父母在,不遠游。
現在人們說,老人在,24小時保持開機。
愛,比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還更讓人陷入深思,更可以有千萬種,萬千種解讀。
不管是哪一種愛,只要我們心領神會,就會力量倍增,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了。不管是誰,他都需要有愛,讓他牽掛,無法割舍,否則,他會覺得飄零,無所寄托,沒有牽絆。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那些不懂愛或者讀不懂愛的人,要么叛逆,要么互相傷害,像只刺猬。驀然回首,空留悔恨。假如還有時日,那是莫大的救贖與恩賜。沒有誰,強大到可以沒有愛。
能夠讀懂愛,珍惜愛,升華愛的人是最幸福的,或者說,具有不被俗世生活影響和狹隘觀念破壞的解讀愛的能力,就是擁抱幸福的能力,可以說是真真正正會生活的極品之人,說是超能力,一點不為過。
陪母親喝了一個下午的茶,聽她絮絮叨叨,說這道那,也沒有啥,就是一些家長里短,姑姨舅丈的,我也只是偶爾接一兩句話,更多的時候是耐心傾聽,但是她已經很是滿足,平時少言寡語的她,好像怎么說也說不完。母親需要的,其實跟孩子一樣是陪伴,是傾聽。
陽光透過窗戶,暖和的春光再怎么也藏不住了。茶壺熱氣升騰,回旋,縈繞,讓這個下午更加美妙無比。
母女依偎,有茶作伴,八卦閑聊,不復有他求,但愿此景長有,生活有時候簡單到只需一抹煙火,就擁有了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