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在和人接觸,和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朋友、同事、同學,免不了有各類的社交,聚會等等。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和大家息息相關的話題——AA制。聊到這個話題,大熊有太多話想說了。
01
? ? ? ? 剛進步入大學的時候,我們像是一群脫韁的野馬,遠離家長的束縛,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天高任鳥飛”。不止這樣,還覺得實現了財富自由(雖然是爸媽給的,但是可以隨意支配啊,而且有時候沒了還能再要),感覺就一個字——“爽”。
? ? ? ? ? 到了新的地方,自然要結交新的朋友,各種社交活動是免不了的,和新同學、老鄉是各種吃飯、唱歌,這時候接觸到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AA制。本人來自北方,雖然心思細膩,但也是標準的北方漢子。在家鄉和朋友吃飯,都是輪流請客,AA制從來沒碰見過,如果AA多傷感情啊。但是大學在南方,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生活習慣各不相同,特別是南北差異。就拿AA來說吧。大學最開始聚餐的人一般都是老鄉、室友等,我們寢室最開始是一個陜西、一個新疆、一個云南,都是西部地區的,為人都比較豪爽,而我新疆老鄉,不論男女,那是一個比一個豪爽,所以我當時還是比較幸運的,沒有碰到類似問題。但我的一個老鄉小羅同學開始發愁了,他是一個比較豪爽的人。
? ? ? ? ? 他們寢室六個人,有云南的、海南的、浙江的,很多地方的人聚合在一起。第一周,他發起聚會,大家一起吃火鍋。結賬的時候,他一個室友,拿出手機計算器,費用除以人頭數,算出每個人要支付費用,說AA吧。小羅的認知里,都是一個屋檐下的兄弟,這樣多傷感情啊,然后他說我請,然后支付了吃飯的費用。第二周,小羅說大家一起去唱歌吧,然后又是他掏的錢。他想著這次我請你們,后面你們在請我,大家一起增進感情。但是后面他們很少聚餐了。
? ? ? ? ? 他來找我抱怨,我給他分析一下,這次你請客花了600元,下次A室友請客花400元,再下次B室友請客花200元,請客花錢多的人心里會不會不舒服?或者就是這次你請客,A室友有事不能來沒吃上飯,下次輪到A來請客,A會想,上次我都沒有吃飯,為什么要我請呢?大家成長的環境都不一樣,需要包容。我給他說,這樣的情況還是AA吧(雖然我那時候也不是很習慣AA),不然太費腦了。
? ? ? ? 畢竟,誰都不愿意吃虧。
02
? ? ? ? 又是一年開學季,我已經大二了,我負責接新工作,認識了一個本專業學妹,家是西安的。由于都是北方人吧,所以比較聊得來。一周之后,找我來哭訴。原因也是吃飯的事情。
? ? ? ? ? 她和她的一個室友小C一起出吃飯,說好多的AA,一共點了三個菜吧,一個素菜,兩個肉菜。結賬的時候70元,學妹以為是一人35元,但這個時候小C說話了,說誰點的菜誰掏錢,我就點了一個素菜,所以只掏10塊錢。原來小C只點了一個素菜,剩下兩個肉菜是學妹點的。學妹哭著說“如果各吃個的也就算了,問題是她吃的肉比我還吃的多,我覺得很委屈”聽了學妹講完了,我哭笑不得。
? ? ? ? 我想說的是既然選擇了AA,那目的多半是為了公平,那就公平得徹底一點呀,如果各點各的菜,你沒吃也就罷了,問題是你每道菜都吃了,而且吃的比對方都多,沒道理讓其中一方吃虧的同時還承擔個公平的虛名啊。
? ? ? ? 這種人,還有下次一起吃飯的可能嗎?
03
? ? ? ? 吃飯也好,唱歌也罷,只是聚會的一種形式而已, 但并不是其意義所在,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食物,或者娛樂,一個人吃飯和唱歌豈不是更好?
我曾經還遇到過一件這樣的事情,大家一起去唱歌,其中有幾個人并不熟悉,是老鄉叫的他室友,他室友有叫的朋友,我想著多認識一些朋友也挺不錯的,畢竟“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唱了一下午歌,大家還是蠻開心的。但是付費的時候又出現問題了,大家本來說好的AA,但是其中一個人提出了我沒有吃果盤、沒有喝酒水,為什么多平攤一部分錢呢?也許在他的意識里就是“誰唱歌多誰來掏錢,誰多吃幾口東西就要多掏錢”吧
? ? ? ? ? 我也是郁悶了,就拿吃飯來說吧。朋友聚餐,AA制沒有說誰飯量大,多吃幾口就要多掏錢,誰飯量小,少吃幾口就少掏錢吧。如果連AA都覺得不公平,要計較到每一口的實際消費上,這種飯不如不吃,這個人可以不見。聚會本就是為了聯絡感情,算計到這份上,這感情還有什么好聯絡的?
04
我個人認為AA是西方個人獨立文化背景下催生出來的便捷但是極其性冷淡的社交方式,在中國比較適合人口流動量大的地方,南方比北方明顯的多。AA制適用的場合是比較適合多人飯使用和普通的搭伙吃飯,比如同學和同事之間。這樣誰都不吃虧,大家互不相欠,以后見面也沒什么心理負擔。
如果是個人私交好友之間相聚,我更加喜歡禮尚往來,這樣會更加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
其實
很多事情都沒有那么絕對
分情況就好
最后
請珍惜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