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一段幼稚的時光。
生了孩子之后我發現,我整個沒生孩子的那些年,都是幼稚的。
曾經,我覺得自己的媽媽不夠好,不夠溫柔,不夠理解我。
當了媽媽以后,我好像突然理解了她的那些不好、不溫柔和對我的不理解。
我有一個家庭暴力很嚴重的父親。
印象中有一次我犯錯要挨打了,媽媽過來護著我,爸爸拿起手上胳膊粗的棍子就打在了媽媽身上,還說要把我們都打死。
后來鄰居都來了才拉開。
當時是夏天,我只記得媽媽的膝蓋烏青,鼻血流的到處都是,九十斤左右的她在那個夏天穿著單薄的衣服,我至今不敢想那些棍子落到身上打成那樣,會有多疼。
我媽一直就有點多愁善感,經常跟我說起往事就會哭的一塌糊涂,直到我說等我大了會對她好才結束。
可是,她還是沒等來這一天。
我長大了,她卻不在了。
常年的郁郁寡歡讓她還沒來得及等到我的孝順就生了一場癌癥,甚至沒辦法做手術就去世了。
現在想來我的媽媽,大概是一個極度缺愛的人吧。
她出生的家庭,有四個孩子,她排行老小。
因為四個孩子中只有她上面的舅舅是男孩,所以她出生的時候姥姥都有點不想把她養活了。
后來外公在她三歲又去世了,姥姥一個人撐起整個家,能夠給予我媽媽的好,就更少了。
甚至后來,用我媽媽給舅舅換了個媳婦。
也就是這樣,媽媽跟了家暴的父親,又不能離開,因為我舅媽就是我姑媽,兩家是換親。如果我媽有離開的念頭,舅舅的家庭勢必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即便都知道我媽媽在婆家受氣,娘家也沒人問。
媽媽生病期間,我常陪她聊天。
她說最羨慕村東頭的李嬸。我問為什么呢?
她說,李嬸的男人會在李嬸提一桶水的時候搶過去,還會霸道的說:你哪里提的動,一邊去吧。也會在冬天的早晨起來給一家人做飯,李嬸起來就能吃上。
她就是這么說的,沒有說更多的心酸之類的話來表達內心。
可是我卻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神情里的羨慕和向往。
但是,我爸連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對她說過。
聽我媽說過一件事。
從前做農活還沒有完全機械化的時候,田地里收下來的稻谷要連著秸稈一起拉回來碾壓脫粒。用的工具是木制帶輪子的平板車,我爸前面拉,我媽后面推。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爸說吃完飯再去,我媽看著再來一車差不多了,就說拉完再回家做飯吧。
最后那一車就有點多。
半路上,有一個上坡,我媽在后面用力的推,卻越來越覺得推不動,然后開始不停后退……最后直接被懟到路邊的水溝里。
猜猜我爸說了什么?他說:“叫你歇你不歇,怎么沒把你懟死”。
有時候想想我媽說的和鄰居那里聽來的這些事,我都恨不得靈魂出竅穿越回當年媽媽的身體里,離家出走。
這個話題,也不是沒有跟她聊過。
跟很多的媽媽一樣,她的理由是丟不下孩子。
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是,我沒有覺得她在找理由。
那個年代跟現在今非昔比。
那個農村普遍不富裕,整個村沒幾個人出過遠門的時代,一個沒有文化女人即便出走又能去的了哪里?
而且還有換親這個緊箍咒。
我特別理解她。
雖然,她常年的哭訴和郁郁寡歡以及這樣的家庭環境讓我的成長過程也幾近抑郁,沒有安全感,感情之路也充滿坎坷。
但是我理解她。
如果當年她真的丟下我們兄妹三人,我們只會過的比現在還要差。
雖然,處在青春期的我,經常跟她吵架,說她不理解我、對我太摳、偏心我哥,甚至覺得她懦弱。
那時候我不知道,她那樣一個從沒有得到愛的心靈,為了三個子女日夜勞作,所有的愛就已經耗盡了。
現在想來,后悔卻無從懺悔。
我那已在天堂的媽媽,多希望你能看到我寫下的這些話,讓我的內疚有地方可以承載,讓我的歉意有個回應。
真的思念你。
很想告訴你:現在,我也有了孩子,我特別的愛他。他的爸爸也很愛我們。如您所愿,我找到了一個值得相伴的人,他溫暖又顧家,完全跟我爸不一樣。一切都安好,不用擔心。
身旁的寶貝現在已經熟睡,偶爾發出的夢囈還叫著: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