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變了,變成我不認識的那個人了,我倆漸行漸遠。要不了多久,身邊總會周而復始的出現這樣一句話。往常我都會附和上倆句,變了就變了。這一次我好像有了另外的想法:我們都已假定地認為對方變了,可有沒有哪一刻你自己的時候,靜下心想一想是你也給不了他想要的。大抵在我看來,長期的情誼維系像商品交換一般也遵循等價交換。
于愛情
前不久,一個W的朋友瘋狂地追求一個妹紙。在我看來,他倆并不是很合適也并不會長久。可他有著二萬五千里過長征的決心,雄赳赳氣昂昂地和我說箴言:男人追女人,膽大心細不要臉。咋一聽似乎有那么點道理,面對他那樣的自信我也只能支持。可惜好景不長,這不:還沒到一個月,他已經騎虎難下。我以半嘲諷狀態調侃:情圣的愛情胎死腹中!當初的雄心萬丈呢……抑或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能給出最好的答案。他說,他累了、倦了、沒有動力,無論什么樣的嘗試對方都沒有給出回應,他看不到他倆的未來。沒有堅持到底的決心自然不會得到浪漫的愛情。最終蕓蕓眾生,七至八成的人都會選擇“禮尚往來”的愛情。
于友情
細數一下你身邊的朋友,目前的你發小剩幾個?中學時代的同學還有幾個聯系頻繁的?大學同學是不是只有室友沒事電話閑扯幾句?有一天步入婚姻殿堂你邀請的伴郎/娘又是哪幾人?大浪淘沙,你是不是發現曾經的你高朋滿座,現如今知己良朋一只手足夠數了。剩下的朋友里,你是不是好友會設置特別關注怕錯過他的信息。他亦如此,怕錯過你的生活時不時會給你需要的關心,會聊近況以及未來。再回過頭看你微信、手機里的通訊錄是不是有太多的人你不找他他打死也不會和你聯系的。時間從10天半月到四季輪回,再想打開那個對話框似乎難于啟齒。友情的銀河里,你們沒有共同愛好、沒有聚會、沒有陪伴經歷還會走的長久嘛。和你的好友惺惺相惜,給我之所需,給你之所想。
于親情,恐怕也難逃這樣的規律。當然兒時的你會得到父母長輩無私的關愛、少年時的你也會有手足情深,而立之年后你會深愛你的孩子。而其他階段及其他從屬親情的愛要不要有條件呢?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刷爆朋友圈及各大網站的韓國影片《釜山行》。小女孩最后唱起那首唱給父親的歌,也因此免受槍殺的機會,一起走完全程的還有孕婦。這或許是我迷戀這部影片的原因,跟隨這列開往釜山的列車經歷了一次人性的洗禮。最終獲勝的是父母的愛,當然孕婦的存在我的陰暗面里也是認為是父親更多的傾向性挽救她腹中胎兒。這樣看來,在至高無上的生命面前,沒有任何物質的價值可以等價交換,唯一與之匹配的莫不是親情,那個最惡劣的中年老子也只是想回去看看老母親,其他的感情都是需要遵循交換的。影片結束后我和我姐分享,難過的是那對姐妹居然也猶豫了,雖說妹妹最終難逃內心的罪過,可是一剎那的反應行為就是最真實的寫照,感情需要經營需要給你愛的人及時回饋你也是在乎他愛他。
現如今的你是不是獨樹一幟,就是不遵循原則有自我專屬默默堅守的情感,還是平平淡淡地陪伴共有需求,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