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活出生命的意義》維克多弗蘭克
冷冰冰的手術刀,血淋淋的醫用手套,醫生快進般的雙手冷靜準確地做著每一個動作。突然視線模糊,意識出逃,好像回到記憶深處。麻醉劑擰得一下進入血管,塑料管子掛得到處都是,手術刀在小腿上劃動,沒有疼痛,卻有感覺,就像菜刀撫摸著豬蹄。那群白大褂卸鋼板,取鋼釘,拔鋼針,抽鋼絲。帶著我血液與體溫的鈦合金同金屬皿碰撞,發出冰冷清脆的碰撞聲,砰、叮、哐、當……
視線又開始慢慢清晰,意識回到現實,醫生一次次嘗試之后,患者還是走了,那么真實且無奈,這就是《人間世》給我的感受。十集的紀錄片,真實而又真實地展現了醫院中的人生百態,從急救、手術到疑難雜癥,從溫暖、茫然到無可奈何,個中滋味混雜交織。看的時候,總在眼角的淚干缺后,才覺察剛剛哭過。醫生們的生活,不像電視劇里驚險刺激后都有歡喜結局,而是“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美好的結局是你、我、所有人都期望的,但太多,太多的無奈讓麻木滋生,這種麻木就像一堵墻,遮住真相,讓我們變得視而不見。但只有冷靜讓我們看到真相,沒有什么比真相更可貴,更能撫慰人心。
直面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愛的人一起做好一道道選擇題,勇敢樂觀的堅持下去,這是第九集癌癥媽媽張麗君給我上的一課。那集45分鐘,我從3點看到5點,電腦旁用過的紙堆成了小山。我不敢一口氣看完,只得看一段,哭一會,停幾分鐘,再看,如此循環往復。身患印戒細胞癌的她,為了讓注定早產的寶寶,多一點點存活的概率,選擇延緩迫在眉睫的手術。病魔拿著長鐮斜靠在門口詭異地沖她笑,她選擇燃燒生命之火勇敢樂觀的笑回去。是的,她愛笑,面對現實一次次打擊,她卻扮演那個撫慰人心的角色,她笑著安慰父母,她笑著給老公撒嬌。正式化療前,她站在窗邊,陽光灑在身上,從頭到腳。我看著她的背影,知道她一定在沖著太陽笑,笑的溫暖而美麗。這陽光就是噴向生命之火的氧氣,霎時火光沖天,向斜靠在門口的病魔宣戰。看到這里,屏幕外的我如同處于冰雹亂飛的暖風中,又冷又暖。
生下寶寶,放棄治療,回到家后,她沒有忙著等死,而是忙著活著。她要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留下點痕跡,于是為他錄好了一歲到十八歲的生日祝福視頻;她選擇死在一個美麗而溫暖的地方,于是拖著被摧殘的身體同老公一起踏上旅行的飛機。直面死亡,她質問活著的意義,向死而生,她選擇死在追求美好的路上。一路上,她的歌聲回蕩在丈夫耳邊,“沒什么可給你,但求憑這闕歌;謝謝你風雨里,都不退愿陪著我”
剛開始我不理解,為什么像她那樣,如此年輕,如此可愛,如此樂觀,如此堅強的人兒,要面臨病魔摧殘,要痛苦地在生命間抉擇,要在最好的年華香消玉殞,命運一定要這樣對待善良的人么?但是,看到她笑著一步一步從死神手中奪回一分一秒屬于她的快樂,讓屏幕外我周圍粒粒冰雹被暖風所融化。
我想這就是《人間世》,這就是張麗君,帶給我們的生命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