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除了平臺還有很多基礎設施的供應商,他們的狀況如何?
互金軟件
P2P軟件第一批的參與者應該是賺了點錢,但是現在看看一個P2P軟件幾千幾萬的價格估計這個錢不好賺了。
平臺自建支付清結算系統,幾十萬到幾百萬的系統市面上都有,具體的效果鮮有好的。
支付清結算
區分支付網關;托管賬戶體系兩類玩家,未來單純的網關模式替代性越來越強,賬戶體系市場也會越來越小(平臺越來越傾向于自建賬戶體系),依托銀行存管的賬戶體系在監管不禁止的情況下還可以有一段生存周期。
征信數據
征信是趨勢但是是否賺錢還要具體分析。央行對核心征信數據的壟斷,各種征信公司各顯神通有從電商拿數據的,有從社交拿數據的,也有對接工商、車管等體系的。數據獲取能力是此類公司能否活下來的關鍵,未來必然又是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
征信公司應該在核心數據上努力爭取,并積極沉淀各路數據搜集盡可能多維度數據,在消費金融、P2P借貸、尤其垂直領域場景上會有機會(小而美的數據公司在垂直領域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