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看官,有不玩社群的嗎?大家玩過多少個社群呢?那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曾經呆過的社群存活超過3年的,有嗎?
當我們看到一個社群消失時,通常會說這個社群沒有意思,不吸引人,這個社群管理不好,還有說這個社群不是我的菜。的確有很多這樣的社群,比如早些年的武漢人力資源聯盟,定位不清楚。
還有一些社群,沒消失,但也半死不活,在苦苦掙扎中,比如拆書幫武漢珞珈分舵,每年都會有2-4個月的苦苦掙扎期。拆書幫珞珈分舵不吸引人嗎?不是,好多人都沖著拆書幫的噱頭來的,每年仍然會增加20來號會員,可就是不溫不火。
怎么能讓社群欣欣向榮,薪火傳承呢?
一個公司的文化由老板決定,一個社群的活躍度由社群的管理者決定。一個社群是一個團隊,陳春花老師說一個高效有激情的團隊具有5個核心要素,我們先來談談其中一個:相互承擔責任。
相互承擔責任,這一要素是檢驗你的成員是不是真實的團隊成員的一個標準。怎么檢驗呢?要看他對于責任擔當的理解。 “如果有人負責,我配合,如果沒人負責,我負責?!边@就是對一個團隊成員的基本要求。如果你能夠這樣去做,你就是一個合格的團隊成員。
──陳春花老師《90分鐘掌握激活團隊的必備能力》
如何實現相互承擔責任?陳老師提出了4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你閱讀下面這幾個問題,將自己放在自己負責的一個社群里,回答是yes還是no?
1、每個成員是否都愿意為團隊的目的、目標、方法和工作產品負起責任
2、每個成員是否根據具體的目標來衡量進步
3、是否所有成員都感到對所有指標負起責任
4、是否所有成員都明確什么是他們的個人責任,什么是大家共同應負的責任
──陳春花老師《90分鐘掌握激活團隊的必備能力》
我們從三個維度來解讀這個問題
1、 團隊目標人人清楚。
團隊目標是大家共同的目標,談到目標,我們首先會說目標需要符合SMART原則,2017年拆書幫武漢珞珈分舵培養出8位三級拆書家,這個目標符合SMART原則。請問大家你負責的俱樂部2017年目標是什么?2017年6月30日前AACTP 培訓師俱樂部培養4名CC,拿到10分,完成杰出計劃。這個也符合SMRT原則,對吧??蓻]有實現,為什么呢?還有這樣的目標對這個社團意味著什么?共同的目標需要每個人都清清楚楚知道且說出來,并用這個目標指導社群活動。
做到這一點,有三個步驟:共同制定目標,恰當的詮釋,定期回顧目標。
比如,我過去做人力資源工作時,每年的招聘完成率80%指標,每年1月制定年度計劃時,由招聘主管自己上報,我和她溝通商議最后確定。
為什么是80%,而不是100%或者70%呢,衡量了我們的招聘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部門的話語權不夠,很多時候業務部門老大的招聘指標砍不下來,而歷年的招聘數據顯示,當完成到80%時,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影響。
定期回顧,我比較壞(嘿嘿),我將這個目標寫在白板上,并在白板上做了記分表,記錄每一周招聘動態,并和這個指標對比。
A2規劃你的運用
2017年下半年到了,請你和你負責的社群同胞一起商定年度目標,用文字將這個目標詮釋出來,并制定一個回顧時間表。
2、尋找價值滿足感
每個成員是否根據具體的目標來衡量進步,這個問題,說明你把你的目標、團隊目標和你的個人成長放在了一起。
是否所有成員都感到對所有指標負起責任?什么時候,你愿意去負起責任,做了父母的小伙伴,當孩子有什么問題時,你毫不猶豫的承擔責任,為什么呢?因為那是你的,不是別人的。而在團隊中,怎么才能是你的呢?
我參加AACTP 培訓師俱樂部活動,是為了練習自己的演講能力,提高自己上課時的力量感,每一次來我都有收獲,比如找到了自己演講開場進入慢和超時的問題。這些讓我特別有成就感。所以我現在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來參加活動,哪怕為了能演講,我在活動開始后一直坐在后排進行當晚的準備,也要來(哈哈)。
在社群中,你做的事情與你的價值觀和個人追求吻合,你的滿意度高,情感精力好,投入度好。
怎么能知道自己的價值滿足感呢?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是我想要的嗎?這個內容和我的個人發展和目標相關嗎?
A2:本周末,花半小時的時間,問自己:這個社群是我想要的嗎?這個內容和我的個人發展和目標相關嗎?靜靜的思考一下。
3、團隊成員互知責任
是否所有成員都明確什么是他們的個人責任,什么是大家共同應負的責任。
這個問題指向責任清晰,一個社群也如同一個企業一樣有分工,比如AACTP 培訓師俱樂部的教育副主席、會員副主席、公關副主席。比如拆書幫分舵的舵主、教育長老,在你的社群里也有種各種各樣的職位,大家一定清楚自己的職責,那你清楚彼此的職責嗎?如果你不清楚,這個板子要打在社群的負責人身上。
人人清楚目標、找到價值滿足感、團隊成員互知責任,可以幫助你的責任感提升,祝愿 “如果有人負責,我配合,如果沒人負責,我負責。”的景象時刻出現在你負責的社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