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隨筆的內容,是我周四參加一個隨性的,內部的商業微討論分享。
給牛人貼上標簽總是很容易,#李哲#、#百度傳課#、#1982#、#3780萬美金#、#攀巖#。33歲的他看起來更年輕,更樸素,更削瘦。進門時我幾乎以為他和我們這幫20歲的學生同齡。
牛人的生活不是沒有彎路
李哲是新疆人,新疆一個小地方出生的。他說,他們那個小地方,簡直是教育失敗。學校里成績最差的同學,讀幾年師范學校,回去就成老師了。他說這是他構想百度傳課的起點,把教育帶向更遠的地方,更多的人。
從偏遠地區來,到了天津,進了土木工程專業。后來突然,自己喜歡學計算機,于是開始自學。再后來,成功考到了北京北航,計算機系研究生。這一路,走的很遠。
荊棘叢生就是你人生之路的風景,手握利劍也是你唯一的選擇。李哲的大學一路,是手握利劍走來的,而他的商業之路,也將如此。他說,我熱愛攀巖,危險給了我激情,挑戰者的精神是我的生活信念。
牛人的生活不是沒有彎路,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需要去做很多道選擇題,決定未來的方向。但牛人,是一群懂得堅持、自我鞭策、保持清醒的人。這群牛人,適合給兩個牌子代言,直擊真諦,Nike,just do it,紅牛,就是正能量。
方向對了,才能開到終點
李哲畢業后進了酷我音樂盒的創辦公司。他對自己有一個很清醒的認識,考研的時候知道清華考不上,穩報了北航,找工作的時候,知道年輕就是力量,加入了正在創辦中的這個公司。
他說,邊實習、邊上課的經歷是他不能忘記的。周一到周六,每天9點到凌晨12點的工作節奏。他還說,大學給了我10%的知識,剩下的90%,都是在工作中學會的。
在他的工作生涯中,發生了兩件標志性的事情。
第一件事,我起了個逗趣的名字,叫李哲和他的寵物。這個寵物,是騰訊那只大企鵝。
李哲的一個朋友在騰訊的qq寵物團隊工作,給qq寵物設計了很多功能,能賣萌還能下蛋。下的蛋生出一個新寵物送給好友,用戶數量直線上漲。李哲心動了,也著手做了一個寵物,形象定位了哈士奇,定位在pc端,也就是電腦桌面上。哈士奇能接飛盤,能洗澡,長時間不管它了還會不高興。李哲說,還沒運營多長時間,iPhone就大舉占據大家的生活了。哈士奇被移動端上”會說話的湯姆貓“取代了。他說,哈士奇的技術比湯姆貓要復雜的多,關鍵在于平臺沒選對,沒瞄準市場的潮流。
第二件事,車來了,又沒趕上。
李哲和朋友又琢磨了一件事,視頻網站?,F在的優酷,和他們同時起步。李哲的小團體把這個視頻網做出來,沒太重視,重點還是放在了酷我音樂盒。后來,優酷開始運營了,李哲說,我們當時還笑話他們,是抄了我們的設計,沒想到先在,做這么大了。他說,這是他第二次錯誤判斷了市場的需求、方向。
這有點像你正開著一輛車,方向對了,輕松到達目的地。方向開錯了,帶4個備胎,加8次油,就是找不著路。而平臺的選擇,像是在搭順風車,上對了一路順風,上錯了半路失蹤。
不得不說,到目前看,李哲是一個聰明的人,一個幸運的人。套一個詞就是標準的”鳳凰男“,一路學習著,準備著,又趕上了國家新政策急需技術人才的有利政策,干了一個挺好的工作。但在他后來自我創業過程中,幸運女神將不在眷顧他。
能飛上天的,真不是豬
李哲選了一個方向,自我創業,做的是百度傳課,一個在線視頻授課的軟件。
融資的過程中,兩次出現了資金斷裂。什么是資金斷裂呢,就是員工領不到工資,都在喝西北風。李哲做了個決定,剛買的,還在還貸房子,賣了160萬。他說這段話的時候像講笑話,但在那個艱難的創業時期,身處坑蒙拐騙的他,是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的。
首先,在和一個外國公司融資的時候,要走一套復雜的程序。境外轉境內,境內再轉到公司,他說到那時公司應該就破產了,所以先向融資方借了80萬美金。同時還和騰訊談一個200萬的融資。
談著談著,消息泄露了。外國公司說,你怎么又和騰訊談呢,我要加我的股份。騰訊說,你沒說你和外國公司談啊,我也要加股份。李哲說,當時頭都大了,80萬美金的融資已經快花完,這兩個公司提出的都是霸王條款。
有時候,人生哲理簡單粗暴。多喝點水,重啟試試,不行就換。李哲又換了一家融資,百度。他說,我跟百度談的很愉快,他們給的投資也多。
李哲說,當時已經兩個月沒給員工發工資了,但是沒有員工抱怨。團隊的力量,是他堅實的后盾。
和百度融資妥當,拒簽了兩個霸王條款,事情似乎開始順利了。然而,不出幾個月,李哲又遭到重大麻煩。百度作為投資商,邊投資,邊抄襲,竟然做了一個幾乎一摸一樣的產品退出,起名叫入學堂。朋友沒有為你兩肋插刀,而是插你肋兩刀,李哲傻眼了。
他說,在這些創業階段我學到很多,內部消息的保密性、合作方的警惕性,都是我從前沒意識到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是商界政界的通用法則。
談到自己的產品,李哲又充滿了自信。技術是可以被復制的,而產品的靈魂和理念,來自他個人經歷的那些感悟,則永遠無法被模仿。最終,入學堂因缺乏核心理念而運營困難,百度決定以3780萬美金的估值收購李哲的產品,起名為百度傳課。
寫在成熟前
微討論時間很短,兩個小時左右。結束的時候我去向李哲要微信,問他可以嗎,方便嗎,他很隨意說,掃碼加我吧,掃碼快。
快結束的時候,他還分享了一些經濟看法和建議。他說,年輕人要學一點投資,避免資金快速的通脹,學一學,玩一玩,用10萬塊的錢付1萬的學費,以后還能賺。年紀大了,用100萬的錢付10萬的學費,虧太多,壓力太大。
我學到的有很多,像李哲這種樂觀、積極的精神、說出去是大空話,但實際上,我們這一代嬌生慣養的人,真的很欠缺。遇到困難就心里沒底、事情一多就手忙腳亂、有一點成績又盲目自信,沒成績就盲目自卑,不改變這些性格,把自己做老練,成功的路很難踏不上。
在提問環節他回答到,要用20%的時間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多想一想,靜一靜,有一個清醒的自我評價。
70后、80后的人談起自己的經歷、總是有很多曲折之處可以寫。用獨自北漂的酸楚這一個老梗,就能拍出無數勵志的電視劇。我想說的是,90后,我們太安逸了。多一點失敗、窮一點,微博刷的少一點,手機不用iPhone,并不是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