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性思維結構化,讓你理清思路、清晰表達
你是否曾經因為表達不清,在職場中處處碰壁。比如同事之間交流,同事總無法get到你說話的重點;又比如寫工作總結時,老板總因為沒看明白你說什么而讓你重寫。諸如此類的事情,在工作中多如牛毛。
最近一直在進行著結構思考力的打卡。打卡的過程,其實是需要你深入的去思考結構思考力這個模型底層的邏輯是什么。當我們思考清楚時,它有助于我們理清思路、邏輯表達。
那我們又該如何去想清楚呢?
結構思考力之論點、論據、論證
只有明確論點,他人才能明白你說話的意圖,讓溝通順暢
論點——即一文章的結論部分。它就好比一棵樹的根,為枝干和樹葉提供養分。所以,不管是說還是寫,你需要明確擺出你的論點,只有這樣他人才能清楚你的意圖,在溝通的過程中不至于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從而讓你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清爽。
那我們又該如何在交流的信息中找到其論點呢。找論點我們一般從以下三點著手:1.位置:論點一般都會存與信息的開頭和結尾部分。我們在寫議論文的時候通常會用到總分總的結構,這就是我們通常在作者文章得開頭和結尾部分找到一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原因;2.提示詞:關于論點的提示詞一般有:因此、由此可知、所以等等。這樣的總結語是對上上面文字的總結陳詞。3.多問“所以”。在和他人的交流當中,如果你不清楚對方想表達的是什么。可以嘗試著去問:“所以呢”,多問幾次之后,你發現對方會逐漸把他想表達的想法說出來。
論據是支撐論點的基石,它決定了你文章的吸引度
論據——即一篇文章的理由部分。通常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人,論據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說你是如何建構文章的大綱。從文章的大綱,讀者便會對文章有個基本的判定,它是否適合我。又比如你的觀點是否新穎,是否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是讓讀者繼續讀下去的動力和興趣所在。這些細節都影響著讀者的判斷,你需要謹慎建構自己的論據。
論點和論據之間是有邏輯關系的——要做到以上統下。只有做到以上統下,你的論點才能夠成立,文章才更具說服力。比如:你想給他人推薦一款菜式,你可以嘗試著這樣說:“以下這道菜是非常值得我們嘗試的,它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然后你便可以從色、香、味三方面分別論述這道菜為什么值得推薦。”這種方法我們稱之為以上統下,上下之間的結構是需要對應的。
論據之間需要遵循——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同樣以上面的例子為基礎,我們便可以這樣說“以下這道菜是非常值得我們嘗試的,它主要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主要由....色、香、味、形、意、養六個方面來述說。每個分論點之間是完全獨立,互不包含。而且這六個方面又能夠從方方面面涵蓋了這道菜的所有特點,這便體現了完全窮盡的特點。
經過論證的論點才更有說服力
論證——即證據,通過何種方式去證明你的觀點。一段信息當中是否有說服力,你呈現給讀者的證據就非常重要。好比在的法制社會里,在一個案子審查當中,警方要審判“罪犯”是否有罪,也必須地提供有力的證據,而這些有力的證據包含作案的動機、工具等等,最終才能判定其是真的罪犯。
在信息的交流過程中,你想要說法他人,同樣需要提供證據。一般的論證方式包括: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比較論證、比喻論證等等.打個比方,比如事實論證,這種論證方式需要我們提供具體的事例或者有效的數據。這樣,你的觀點才會更加讓人信服。
深度的掌握結構思考力,有助于我們理清思路、邏輯表達。而寫明白結構思考力的論點、論據、論證是其中的重要之中。這樣你便能在工作中減少很多溝通上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