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梅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連日來,梅花踏著時節,如期而至。冒著寒氣來看花的詩人游客,也絡繹不絕。人人一邊匆匆瀏覽著花色,一邊寫著有關梅花的詩詞,齊齊赴一場雅約。

古人云:不須人夸好顏色,但求清氣滿乾坤。梅花或許是不屑于與桃李爭艷的。看文人筆下的梅花,大多是清凈的,孤僻的,執拗的,即使開滿枝頭,也是循著花信,不早不晚,不多不少。不添一點筆墨,不減一個章節,連同香氣也吝嗇的不給多幾分。這種固執,堅守,倒像極了寫文章的人。

寫文章可是件苦差事,費的功夫不止一丁點兒。殫精竭慮,苦心孤詣,想想那萬千情絲若能熬成了粥,得耗掉多少干柴烈火?看那漫山的梅樹一夜之間白了頭,又得歷經多少朝夕的風吹霜打?于是,偶得一兩佳句,自然忍不住心花怒放。

寫文章又是件有趣的事。像說話一樣,不是所有人都牙尖嘴利口若懸河,詞不達意的事情常常發生。而且,言不由衷的時候,也是常有的。只是言為心聲,心里有事不吐不快,藏著掖著久了,也難免會在字里行間露出一些端倪。難得的是有人懂,所謂知音難覓,在哪一處都是這樣的道理。弦歌知雅意,作者遇到旗鼓相當的閱讀者,也是三生有幸。可又會害怕被人看透,所以欲言又止,故弄玄虛,猶抱琵琶半遮面,字是個個都認識,拼湊在一起就看得云里霧里了。

云破月來花弄影,叫你想看又看不清。那文章是經醞釀的心事,是被雕琢的歲月,是冬日的一枝枝白梅,精致而雋永。花瓣如雪覆蓋了山頭,情深卻隱藏在字字句句間。

梅樹把心情綻放成了星星點點的花,寫文章的人也總是把點點滴滴的靈感悉數收存,待時機成熟之日,好生安放。梅樹怕錯過了季節,而寫文章的人,也怕自己會遺忘。比如,那一句,“我心里有過你”,也只好托梅花,一年為期,悄然爬上枝頭。花開了,也就當作你來過了。

只是,這粵東小村落的梅樹,少了冰雪的浸潤,終究是顯得小家子氣的。怎么著也得凌霜傲雪一番再悠然吐露芬芳,才叫來得有架勢。生為梅樹,來世應在北國。

看花的時候,也發現有人去折了梅枝,雖說那心也是沖著雅去的,我卻不想跟著攀折。梅花的花期并不長,我想也應該好好珍惜,最好的方式還是發乎情,止乎禮,看在眼里,養在心中。葉底藏花,夢里踏雪,唯有克制,才可升華。

我總覺得,梅花帶著北國冷傲的特質。聽說身邊不少朋友的老祖宗,也都是從北方而來的,不約而同的也都有這種倔犟。有些人,因為機緣巧合,改了姓,分了家,不過心里始終記掛得那個遠方。第一株流浪的梅樹,開枝散葉,其他隨遇而安的梅花,應該也記得自己的根在哪里吧。

冬夜,梅花又寂寞的開著,看花的人早已離去。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那一些凋落的花瓣,來日總會有人拾取去葬了吧?來生若為梅,也總會有人與你赴這場北方之約,吟誦這一篇詠梅的文章吧?

心若寒梅,獨占清芳,共賞東風,倔強地開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寫作中心”文本寫作課程(草案) 齊紅雨 【交流提問】 1.讀了大量的文章、著作,為什么大多數學生依然不會寫作? ...
    為為道來閱讀 1,416評論 0 2
  • 盛夏來臨,各種花兒次第開放,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此時公園花壇中百花齊放、姹紫嫣紅,人們閑暇之余大都愿意來公園走走,我...
    汪濤的文本閱讀 106評論 0 0
  • 反反復復地折磨著我 想著你入睡又在夢里被你驚醒 時間就像木筏漂流 明明很慢卻又很快 你是在我身邊涌起的 一片沒有橋...
    不像冬天丶閱讀 250評論 1 0
  • 張愛玲曾經寫過一篇散文《愛》,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一個村莊里,有個美麗的女孩子,很多媒人都來做媒,但是沒有結...
    M紅藥M閱讀 75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