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各種花兒次第開放,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此時公園花壇中百花齊放、姹紫嫣紅,人們閑暇之余大都愿意來公園走走,我也不例外。恰一日閑逛中聽到一對情侶閑聊,女士向男伴問哪種花和她的氣質最配呢。我一怔突然想到我們統計工作者與這公園中何種植物的氣質最配呢?遍尋之,看著遍地的鮮花竟無一物使我滿意。恰巧這時一株梅樹映入眼簾,竟有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感。我覺得我尋覓到了答案。
梅花因其只在冬天開放往往被稱之為寒梅,梅花開放時天氣嚴寒游人稀少但卻分外妖嬈。但是春夏之際,陽光最明媚的時節,又不與百花爭艷又足見其“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低調。正如統計工作每天的工作看似雞毛蒜皮卻涉及到國計民生,雖默默無聞卻不可或缺。
松、竹、梅被稱之為歲寒三友,是因三者高潔,堅忍。而“三友”中在百花凋敝之時,在風雪齊至之交,在嚴寒相逼之際仍然堅持著綻放花朵裝點大地,獨有梅足見其這份默默地堅持。但是為了這份堅持,要經過春的忍耐,夏的積累,秋的準備才有了梅在冬的綻放,足見“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的可貴。正如統計工作者每天的工作要與大量數據打交道十分繁重,每次統計調查都要深入群眾之中可能面臨各種突發事件,但每個統計人都沒有后退、沒有放棄,用自己的堅持投身到繁重工作之中。
所以統計若梅,統計人如梅,統計工作似梅,而我作為這種傲立在天地之間的“梅樹”上的一個新生的枝椏,我為之自豪。因此我要學習這種統計人身上獨有的“梅”的精神,盡快融入到這支光榮的隊伍中來,為未來的統計工作貢獻我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