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節假期,老公開著單位配的東風風光330從兩千公里之外的關東把年近八十的公公婆婆接回了關里老家。
自從公婆回到山東臨沂我還沒去過,五一了,決定去看看。老公開著風光拉著我們上了跨海橋,從橋上望去,霧蒙蒙海茫茫小船一點點,橋尾處灘涂里零零星星有漁民。過了跨海橋路兩邊多是密密麻麻的楊樹。女兒上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我也跟往常一樣路途稍一長車上必睡。睡醒吃著玩著不一會兒就快到婆婆家了。婆婆家住在坊前鎮朱梅村。
公公婆婆和大姑姐已經站到街頭等我們。婆婆看上去比剛從東北回來時精神好多了,但還是有些虛弱,依然留著齊耳短發,大都已白。她今年75了,比公公小兩歲,可是看上去卻比公公年老很多。
婆婆新家小院子里全是一畦畦的菜,有土豆、韭菜、蕓豆、豆角、蔥、蒜等等,還有幾棵小樹、一垛干柴。院子東南角是婆婆從東北就一直養著的那盆蘭花,已經開出幾朵橙黃色的花兒,記得以前在東北時婆婆一直把她放在炕邊的窗臺上,她曾跟我說每年都開花。院子南邊有兩間小屋,一間有炕,另一間燒火做飯,既可以暖炕也可以在大鍋里燒菜做飯,跟在東北時一樣。院子北邊有三間小屋,最東頭的一間有張古老的床和桌子,公公說那都是去東北之前在老家用的,是他和婆婆結婚時老人陪送的,走之前留給了大姑姐,去年回來大姑姐又還給了他哈哈,我們晚上就睡在那張床上,床頭放著個鎖著的大木柜,很像以前我奶奶家那個,是拿到東北又拿回來的吧。中間那間屋子較寬敞,里面放了些兒女親戚來探望時買的一些東西,還有套新櫥柜、一張新沙發,是搬過來后新買的吧。最西頭的小屋門口養著條小狗,里面可能裝著些雜物。
閑聊之時我問婆婆在東北住了多少年,她一時想不起來,公公說77年去的,這樣算來有40年了,婆婆說只有剛田(我老公)和最小的那個姐姐是在東北生的。這些好像以前婆婆跟我提到過,只是我都記不清了。婆婆共有七個孩子,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我老公最小,現在東北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三哥一家這兩年從東北搬回了臨沂,二姐是跟老公來的青島后又嫁到了煙臺,大姐最大一直住在臨沂婆婆家鄰村。想來公公婆婆著實了不起,年輕時在山東老家吃不上飯就拖兒帶女闖關東,去了吉林白山,在抽水鄉抽水村安了家,自己開了不少地,一直種到前幾年干不了才逐漸種得少了。以前婆婆跟我說過她常帶著孩子坐火車回老家又回去,身子骨硬的很。也就是從前幾年開始公公婆婆總是念叨著要搬回臨沂老家,說是祖墳都在那邊,死了要和祖宗埋在一起。葉落歸根,在東北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公公婆婆竟然也要回到當年的老家,令人感嘆不已。婆婆近幾年身體不濟,先是從牛車上跌下來摔斷了腰,后來又得病連續做了兩次手術。但這些都沒能阻止公公婆婆回家的念頭,去年就計劃著秋天回來,老公趁著國慶假期回去把二老接回來,也拉回來不少在東北的家用品,敝帚自珍。來之前他們先把家里養的雞、鵝賣掉,小狗小貓安頓給別家,還有好多東西拉不了就沒要,婆婆有些心疼。先是來青島我們家吃了飯,歇了會兒,婆婆卻不歇著,一趟趟駝著背顫顫巍巍跑下樓去看汽車,生怕里面東西被人拿走了,尤其是她的蘭花,我跟她說了好多遍車鎖著里面東西丟不了她也聽不進去,不等著住一宿當天就趕回了臨沂。那次見婆婆,由衷地感覺她老了,老得似乎一陣微風就能把她吹倒。在我們結婚后那一年她也來過一次,那時候她可不是這個樣子,一個人坐好幾天車——長途客車轉乘長途火車硬座來青島,第二天還能拉著我的手從家里走到海邊又走回來。公婆臨走前我把早已收拾好的家里不怎么用的被褥毛毯衣服等讓老公一并拉到新家,這次去我看到床上炕上沙發上用了很多。
40年,我想在東北住了大半輩子一定很懷念那里吧。可是聽公公說那邊一個哥有事想讓他回去一趟他卻不太想回去,嫌太遠太折騰了。的確,在這里,我感覺到公公婆婆身上有種安心的靜寂與豁達,也許是從心所欲吧。公公向來心直口快,現在依然爽快但卻不再滔滔不絕,婆婆依然溫柔細心但卻少了很多牽掛,只是更容易忘事了。他們終于回到了那個令他們牽腸掛肚的家。不過在我問婆婆這是什么村時,她順口說出的是抽水村,后來才意識到說錯了這是朱梅村。他們不會忘記曾經一起生活了40年的地方。只是他們沒有東北口音,一直說著一口山東話。
昨夜睡得正香被女兒吵醒,起來陪女兒小便,那滿天繁星亮晶晶,還有好多顆大大的星星向我們眨著眼睛,似乎天空離我們近了許多。一夜睡得都很踏實,鄉村夜里那種靜是城里無法比擬的。今天上午帶女兒到村北頭逛逛,看到了一片片小麥田地,麥穗已飽滿,快豐收了吧。女兒被一大堆石子兒和一大堆沙子吸引,在那里爬來跑去、攀上滑下許久,前邊楊樹葉閃著陽光嘩啦啦,時而微風送來陣陣甜絲絲的梧桐花香,不遠處鄰居家門口有一株繁花滿枝的梧桐樹。
公公去商店買來剛做好的還溫溫的涼粉給女兒和我當零嘴吃,他說白色的是綠豆粉,黃色的是豌豆粉,里面還拌了花生醬蒜泥。婆婆拿出她炒的扒了皮的南瓜子給我們吃。午飯是大姑姐、老公和我一起包的水餃。我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愛吃水餃。媽媽在我回家或出遠門之前都會給我包餃子吃,到婆婆家當她了解到我愛吃水餃后也是每次都會包餃子,我喜歡和她們一起包水餃的感覺。我們成家以來也常常自己包水餃吃,一家人一起包一起吃,其樂融融。
我們吃午飯時婆婆說肚子有點疼過會兒再吃。吃完我們就要回青島了,當跟婆婆告別時我們兩人目光對視,我突然心里顫了一下,那分明是個深情的對眸……那目光,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他們又把我們送到街頭,目送我們離開,在關外如此,關里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