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行,坐在大巴上,頭靠著窗,看著外面的風景,陽光透過玻璃撒在臉上,很溫暖,也很愜意。
我是一個戀舊的人,每次遠行我都喜歡帶上耳機,聽一曲七里香。想起第一次去恩施支教,第一次去重慶旅行,第一次去深圳工作。一幕幕,一幅幅畫面浮現在腦海,仿佛昨日之事,卻已被時空搖搖相隔。
懷柔的天很藍,懷柔的空氣很新,懷柔的陽光很暖。也許一年來幾乎每天都呆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敲鍵盤,當我坐在車上,搖下車窗看外面的風景時,竟如此心曠神怡。
下車了,走在懷柔的街道上,視線穿過圍欄,看到旁邊有一所中學,一群中學生穿著校服,在操場上跳舞,耳旁傳來《小蘋果》的歌聲,夾雜著他們的嬉笑。突然有點愣神,真的好羨慕他們,仿佛那就是最青春,最無憂無慮的時光,然而眼前的圍欄不僅隔開了我的身體,更撕開了我的青春。
此行目的地是官地民俗度假村,穿過不夜谷來到木棧道入口,雖然很簡陋,但這仿佛是一道通往秋色的大門。神堂峪棧道建于2014年,為迎接APEC會議在懷柔召開,提升雁棲湖周邊景區環境和接待水平。
棧道緊鄰棲河而建,一路溪流潺潺,生命不息,水流不止。我喜歡拉低自己的鏡頭去拍攝,你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那僅僅是小小的溪流嗎?它孕育著各種各樣的小生命,分明就是一個生態圈,只是我們習慣了俯視它,相比于大自然,我們人類又何其渺小,如一粒塵埃。
繼續往前走,路上有三只小狗躺在木棧道上曬太陽,“旺” 我學著它叫了一聲,它仿佛領會了什么,回頭盯著我的鏡頭,那眼神似乎在提醒我要開美顏,也許單身久了,看狗也覺得眉清目秀。
沿途是提供餐飲與住宿的度假村,棲河很清澈,靜動巧妙結合,你可以在水面看到建筑物的倒影,簡直是一幅流動的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萬物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運轉,看見的,看不見的,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山澗鳥鳴炊煙,小橋流水人家,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詩和遠方。三公里的路途,不斷的前進,便有不斷的驚喜。一路上可以看到山雞,羊,鵝等各種牲畜,散發著濃重的鄉村色彩。一位老爺爺坐在棧道邊賣水果,和藹的面孔在陽光的照耀下竟與周圍的環境如此和諧。前方,有一處隧道,初入隧道,一席涼爽襲來,隧道較矮,需要微微低頭,里面布置了各種顏色的燈光,隨著前進的距離而變化。不過越是幽深,越是感到一絲恐懼,因此我加快了腳步,不知走了多久,終于在前方發現了一處白光,便奮不顧身的沖過去。走出隧道,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我的雙眼。那是楊樹與銀杏搭建的暮秋,遠方有山的輪廓,近處有溪水鳥鳴,落葉在微風的托扶下輕輕舞動,世外桃源也不足以表達此刻的美,我甚至不敢將自己的目光撲向這美麗的景象,生怕它如夢境般消失。
時而翻山,時而越嶺,時而涉水,這大概就是神堂峪棧道的魅力。
炊煙裊裊,鳥鳴山澗 。山清水秀,美麗村莊。三公里的徒步后,終于來到了官地民俗村。村莊地理位置較好,依山傍水,靠近神堂峪風景區,又有野長城作伴,當地政府出資讓村民做升級改造,發展旅游產業,一路上你都可以看到造型奇特,極具鄉村風味的民俗。
進入村莊大概五百米,我們到達了終極目的地驛捷酒店,
接待我們的是負責神堂峪驛捷酒店和驛雲鄉居的店長,三十幾歲的漢子,面善,好不熱情。許是看出了我們的疲憊,又到了午餐時間,店長把我們帶到酒店的餐廳,這是一個依水而建的小木屋,里面的燈光,桌椅,小飾品搭配的都很和諧,坐在窗戶邊可以聽到溪流潺潺,鳥鳴山澗,仿佛特意營造一種舒適休閑的用餐情景。
店長為我們端出了早已備好的接待餐,那感覺,好不幸福。
點滴的細節往往是美好的開始,一個微笑,一句關心,都可以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餐廳的前臺是一位97年的小哥哥,服務很熱情,笑起來挺好看,不過作為94年的小哥哥,我把他當作弟弟看,我們相互加了微信,他的昵稱有點驚艷,“騷是本性”,難道現在的95后都這么任性?
第一次來到北京的鄉村,我沒能抵住自己的好奇心,酒足飯飽后的我想在酒店前找找好玩的事,果然讓我發現了三只可愛的小貓咪,奇怪的是其中一種貓咪只有三只腿,問了前臺小哥哥后得知他們都是流浪貓,其中一只的腿被夾斷了,餐廳的剩飯剩菜會留給他們吃。
走到餐廳一側,你才我發現了什么?一只兔子,大兔子,看起來年齡不小,應該陪伴酒店很久了。看到兔籠旁邊有個吊椅,我一屁股坐了上去,搖啊搖,搖啊搖,可能小時候的萬物太少,自己現在還保持著一顆童心,好不歡樂。在陽光的照耀下,我閉上了眼睛,感受著溪流鳥鳴,靜靜地想:我以后養只貓咪還是小狗呢?
店長為我們安排居住在1號院,小院的位置極好,三面環山,正對棲河,這分明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伴隨著木門的咔梆聲,我推開了小院的大門,眼前的景象好似我夢中的鄉村小院,原來我想要的太多,只是我還沒有機會見過。爬山虎圍繞著矮矮的院墻,平整的石板為你指引方向。陽光明媚,光影陸離。吊椅在陽光照射下是那么有吸引力。客廳物品擺放精致,茶具、書籍、小飾品看起來如此和諧,它們像溫馨的一家人,透露著古香與文藝,所有的細節構成了最完美的體驗。小院的臥室造型精致、風格迥異,您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房間,輕輕的躺在床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那是一種家的味道。
晚上,我住在親子間,這是為孩子設計的房間,墻上,是《冰雪奇緣》的背景,床上有小熊玩具,連燈都是按照飛機的模型制作的,這喚起了我的童心,我沿著木梯爬到了上鋪,輕輕的躺在床上,以前我缺少的童年歡樂要在此時補回來。
本想著早上六點起來看太陽升起,沒想到第二天硬是拖到八點才起床,肚子已經嗷嗷在叫了。一日三餐,我最喜歡的就是早餐,簡單又清淡。于是馬不停蹄的感到餐廳,果然沒讓我失望。雞蛋,玉米,紅薯,外加一些配菜,這早餐真是養人吶,尤其時阿姨做的油條,又香又軟。
飽餐之后,我們準備攀登野長城。來到大山深處,才感受到它竟如此寬廣,很喜歡這種宏偉的感覺。我站在烽火臺眺望,感受大山的環繞,此刻的自己仿佛置身大自然的懷抱,靜靜的享受這一份美。在那里,秋天的顏色并不單一,藍色、紅色、黃色、綠色,想起劉禹錫的詩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我朝著大山的深處吶喊:“你還好嗎?”那頭傳來了幽深的回音“你還好嗎?”
你知道嗎?萬物的顏色都是光線反射的結果,人生總是光影交織,褪去陰影,在陽光下才能五顏六色。迫不及待的用鏡頭記錄著美好的一刻,我喜歡拍照,一張張照片記錄我曾經去過的地方,看過的風景,做過的事。
一片紅葉可以驚艷整個秋天,學會利用鏡頭,將渺小的事物放大,將龐大的事物收縮回鏡頭,呈現出來的將是一種別樣的美。爬到第三個烽火臺,時間來到了十一點,來不及欣賞前路的風景,便開始了下山的路,回到小院已是12.30。每次離開,總是依依不舍,況且眼前的小院是那么樸素自然,我坐在小院的吊椅上,閉上眼睛,感受這最后的時光,我想努力記住那種感覺,之前的無數次經歷告訴我,這一分開,怕是再也沒有機會相見。
下午一點,準時坐在回程的大巴,頭靠著窗,看著外面的風景,不知不覺,有些疲乏,眼簾越來越沉重,終于無力掙扎,耳邊傳來杰哥的《今生今世》"能遇見就是緣,哪怕就匆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