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也因為某個人,而對某種食物印象深刻?
記得高三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冷,下了晚自習已是晚上九點,從教學樓出來,整個人瑟瑟發抖,饑腸轆轆。
我非常害怕走夜路,橘黃色的燈光和斑駁的樹影老是看得我心里發毛。
幸運的是,當時有個男生跟我順路,我把他當成是我的守護神,有他在身邊心里踏實了不少。
每次我們出了校門,都會先跑去旁邊包子鋪的大爺那里買兩個熱乎乎的白饅頭,一人一個,香甜的蒸汽直往臉上撲。
我們天天就這樣捧著饅頭,邊啃邊聊,溫暖柔和的口感和淡淡的奶油味兒,讓心里緊著的弦慢慢放松開來。
那時候高考的壓力讓我整天都沉默寡言,于是回家這段路途,反而成了我一天最愉快的時光。我們一起模仿升旗儀式上某個領導講話的語氣,吐槽學校食堂的伙食差得離譜,比賽背誦文言文和新搜集的作文素材,暢想上大學后要參加的社團。
我有次問他:我們畢業以后還會常聯系嗎?
他笑嘻嘻地說:當然啦。
可惜畢竟沒有被他說中,后來我們去了不同的城市,各自又有太多事情要忙。
有次路過學校,特意又去大爺那里買了兩個白饅頭,啃一口下去,熟悉的味道又一次包裹住我,但那曾在身邊一直安慰鼓勵我的人卻沒有了,那一刻,真的挺想哭的。
后來饅頭香總是讓我想起他。
另一樣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彩繩糖。
小時候我跟兩個堂姐住一起,她們都比我大五六歲,所以在我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看到她們從學校帶回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東西,有貼紙,沙畫,百變小櫻的庫洛牌,疊千紙鶴的彩紙,折幸運星的細管,可以養寵物小精靈的游戲機,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小零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彩繩糖,一個五顏六色可以拉得很長的水果軟糖,味道酸酸甜甜,倒也不是說有多好吃,而是因為小時候特別喜歡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
我經常把彩繩糖系成手繩戴在手腕上,然后屁顛屁顛地跟著堂姐們看灌籃高手,聽周杰倫,下飛行棋,她們有時候故意關了燈,把學校聽到的鬼故事復述給我聽,嚇得我哇哇亂叫,晚上都不敢一個人上廁所。
我們把橡皮筋綁在板凳腳上來跳皮筋,把塑料袋和螺母鋼圈做成鍵子,有時也會趁大人不在,偷口紅和紗巾來扮成公主和仙女,哼著歌滿屋子地群魔亂舞。
她們為我打開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讓我對學校充滿了向往和憧憬:啊,什么時候我也能像她們一樣啊。
等我真的上學了以后,發覺其實學校也沒那么好,而我跟她們一起玩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了。
再后來,她們搬走了,那陪伴我童年的彩繩糖也消失了。
好像生活中的故事,真的離不開食物。
有一次因為低血糖,站軍姿時突然發暈,前排的姑娘從口袋里掏出兩顆大白兔奶糖,后來我們成了同桌。
有一次上體育課,我月考考砸了,心情很郁悶,閨密陪著我翹了課,去小賣部里吃了兩袋小浣熊干脆面。
有一次準備期末考,背馬克思背得心煩意亂,室友給我買了一袋麥麗素,還在草稿紙上幫我梳理了整本書的框架。
還有一次考駕照,我和幾個學車的同伴拿到駕駛證后,興奮不已,跑到考場邊的餐館里分了一大只烤雞。
后來我又一次吃到那些東西時,總是能回憶起曾經和他們在一起的場景。
一路上遇見又離開,原來不知不覺里和那么多人發生過交集。
希望遠方的你們,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