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特別喜歡別人夸贊自己‘成熟’,認為那是立事早,是個懂事的孩子。后來就不再喜歡‘成熟’這個詞,因為在那個青春飛揚的日子,‘成熟’逐漸成為年齡的代名詞,在20歲的年紀,便是老成的意思。然而成熟應該是什么樣子,大概是不屑于做一些事,不為一些無謂的事焦躁,能夠淡然面對。
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這是一個有些陰云的早晨,天幕尚是墨色,六點的鬧鈴,不會晚點的家伙,驚醒了美夢。洗漱、早點、背包、出門,以為還早的時間地鐵里沒那多人。然而我以為的畢竟只是我以為的,50分鐘的車程一站直達,此‘站’為動詞。
學校大門附近竟沒看到文具用品商店,摸了摸包里并不流暢的中性筆,看了看時間,果斷走進大門,前往考場的教學樓。這一天是研究生考試的日子,而我正是考生的一個小個體。
找到考場,大部門考生已經就坐,監考正在宣讀考生守則。而我正在接受電子檢查,放下背包,在未曾坐滿的桌子上尋找自己的名字,然而……沒有找到,略略有些尷尬,看向門上的考場標識---52考場,大寫的尷尬。取回背包,來到隔壁,監考老師已在派發答題卡。檢查、放下背包、答題。
下午,考場繼續。中午未曾遠走,稍稍提前進入考場,考試的過程并沒有出什么幺蛾子。只不過考試并沒有什么感覺,無論是綜合試卷的作文還是英文的寫作都寫的一塌糊涂。多年前考試結束對個別的考題不太確定,如今考完是沒有哪個能確定,甚至已想不起考了什么。
考試結束后,數個未接電話,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有工作要做了,打個電話交流一下,沒什么意外,需要臨時加班。地鐵、一站到底、轉戰小黃車,加班開始……晚上21點整,已經初步完成,郵件點擊發送,活動一下身體,仰天大笑回家去,電話的響起驚醒了回家的欲望,時間剛剛好,再來一份小工作……一個小時后,沒有誰能夠阻擋我回家的路,但是門可以,辦公大樓門已上鎖,我把大樓通行的門逆時針排查,總算不枉加班一場,找到了個小門,有一種密室逃脫的錯覺。
一路騎行,還是自己的家舒服,令人崩潰的是我不小心瞟到室內加熱器居然開了整天。早起時房間微涼,打開了加熱器,走時卻忘記關。粗略一算,按照我這商用電費標準,50大洋啊,我的一份肥牛啊,我的一箱安慕希,我的一盒土雞蛋,就這么離我而去了。當然,這不過夸張而已,我不過順手關上,又打開了加熱器而已,心疼一秒鐘。
洗漱,打開電腦,開始這篇你正在閱讀的文字,謝謝你還肯聽我啰嗦。
成熟是什么?
不屑于做一些事:
我的英語成績向來相殺不相愛,高中時英語成績在學年隨便挑一人的試卷抄一遍,有超過90%的概率會比我自己答的分數高。更何況向來都在靠前考場的我,偶爾會想抄抄別人英語卷子,提高下自己的成績。今天機會大好,戴上眼鏡仔細瞟上幾眼,或者就能夠提高不少分數。然而,卻不屑于做這樣的事了。長大的我們理解成熟的意義,便是有了自己的原則,不屑于去做那些超出原則的事。
不為一些無謂的事焦躁,能夠淡然面對:
從早起、到無座、到考場上發現沒啥會的、考試一塌糊涂、突然的加班、臨時的再加班、回家后發現費了一天的電、還有今天的文字沒有寫,曾經,幾乎每一件事都能夠讓我脾氣焦躁,心情不美麗。然而,這18個小時,我淡然的面對所有事情,明了即便焦躁,對已經發生的事無從改變,不如從現在做起。
回味,溫馨的時刻,才是幸福的感覺。
早餐的甜甜圈味道不錯;中午休息的時間在書店了轉了轉,安靜而溫雅,還有不少美女養眼;一杯不加糖的拿鐵,初入口的苦味,也有絲滑的感覺,咖啡的溫度,剛剛好;回家開門的瞬間,微微的熱浪正是歡迎的儀式感。
放下無謂的焦躁,享受溫馨的時刻,懂得什么才是重要的。
然而大多數我們還是個不夠成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