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擁有屬于自己的第一本書是在小學的時候,一本作文書,老爸給我買的,至今還記得它的封面是綠色的,上面寫著“小學生必讀作文”。
那個時候,對于農村孩子來說,能夠自由自在的讀一些這樣的課外書,實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為除了課本,你幾乎見不到其他的書籍。
突然想到《平凡的世界》,想起“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來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孫少平也是一個平平凡凡的農村人。他熱愛讀書,甚至可以說的上癡迷讀書,他通過讀書,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
當我困惑不解,止步不前的時候,我會選擇去讀書;
當我心煩意亂,焦慮不安時,我會選擇讀書;
當我覺得生活索然無味,沒有方向時,我會選擇讀書。
我也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如涓涓溪流般滲透在我的生命中,書中的文字和思想,以不易察覺的方式影響這著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因此,對于老爸給我買的這本作文書,我就像獲得了一個寶藏一樣,還是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寶藏。
于是,小心翼翼的它放在自己的枕頭下,每天睡覺時都會翻一翻。向小伙伴們炫耀,也許這就是那個時候自己僅有的自豪吧。
還記得,因為這本作文書,在一次語文課上,老師當眾表揚了我的作文。這對于以前的我來說根本是不敢想的事情,回家之后驕傲的把這件事告訴的爸媽,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了對讀書的熱愛。
但我也知道,自己也曾中斷過讀書,初中時期,忙著學習,對于讀書,我好像疏忽了。也因為我的中學是在我們小鎮上就讀,簡陋的設施根本沒有可以閱讀的課外書。
但,我一直沒有忘記,對讀書的渴望,上了高中,來到了縣城,生活費之后會有一點點多余的零用錢,用來買一些《讀者》,《哲思》,《青年文摘》之類的書。
直到大學,有了圖書館,圖書館里豐富的書籍,讓我看的眼花繚亂,我開始頻繁的去借書,還書,再借書。因為圖書館,我對讀書的興趣又回來了,我相信,我將會一直保存著讀書的愛好,終身學習。這,就是我的讀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