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了,跟以往一樣,來之前肯定要和家里吵一架(因為細軟的擺放位置容易丟啥的)。與父母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離別的焦慮和互相的關愛再無處發泄,只能沖著對方互相大聲叫喊,讓自己的內心好似歸于平靜。
說真的家也不可多待,總要出去。都說家是避風的港灣,以前我是不認同的,我心想,那都是放屁。家這個概念我看的是最重的,我覺得把它當做自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傷痕累累之后的避風港,是在利用它的善良(就像把家當做一個備胎,我的女神被富二代拋棄才來找我,我會不爽)。不過現在我還真不敢這么想了。
家里,很飽暖,飽暖思…英語? 長期的待下去對人心理健康造成極壞的影響。我是個男人,家--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個培養男人責任感的好地方,但卻不是個培養付的起責任的男人的地方。相反學校就好他喵的自由啊!!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我不想穿棉褲,我就他喵不穿棉褲,太爽啦!哈哈哈哈(淡定淡定…)。恰恰學校這樣的環境就能培養人的創造力啊等等(一時想不出來就用等等,很巧妙)。
現在國家教育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高考被壓力虐慘之后,我就特享受老師這種"教材"圍著我轉的感覺~(我這個年輕同志思想滑坡了,老師可是很高尚的職業,國家教育落后,我們要大力誘拐眾多優秀教師進行科學的教育教學研究,充分改善我國教育水平)。
校中要做之事甚多,恐文不及寫、飯不及吃、覺不及睡(騙你們的,就像革命家切格瓦拉說的那樣:在學校里面超好的,里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不像在家,又沒有友仔玩,又沒有友女玩。)
既然回校了就要好好學習(要畢業了,學校的事都挺麻煩的)。吾日三省吾身,定要不負國望(拉倒吧,那胡適不也每日三省,照樣天天打牌。我自知不比胡適,那我就低俗點,和室友開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