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看紙質書并無助眠作用。
小說有情節起伏原本就容易越看越興奮,這個比較容易理解。但對于非虛構類,我竟然可以邊看邊劃筆記、邊勾連起一串接一串對過去大小事的審視與反思,兩三個小時竟然就可以寫滿5頁日記。
大抵是習慣了邊做事邊思考,一件事在腦海里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現在驚奇地發現有些十多年前所做的細小決策,至今竟依然記憶猶新。
有些事當時想不明白為什么會那樣做,時隔多年竟不斷涌現了新的看問題的角度。甚至幾年前鄙棄的特質、曾自以為恨不得改掉就會變好很多的缺點,思路轉幾個彎,竟也漾起了許多閃光,且無可替代。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絕妙的是以前想不明白就會想亂了,陷入死胡同,鉆進過牛角尖。而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想得明白的漸漸多了起來,撥云見日,讓你驚喜。
絕妙的是,你能夠日漸趨向于精準地表述:事情原本的本質(根莖)更可能是什么樣的,曾經的自己(設想情境復現),會是在何種心緒何種狀態下做出了那樣(如何精練定義)的決策、動因是什么,為什么動因與實際效果有差距,縮短差距核心需把握的點是什么、找到點之后要在什么方面找機會加以應用和實踐來歷練;如果現在來處理或者多年后再遇到當事人,現在的自己會怎樣處理、動因和思路又是什么,更以期實現怎樣的“共贏”局面。
寫給自己,寫給所有有相似成長經歷的朋友們。[玫瑰]
最后奉上一張唐晶的壁紙吧。圖1
又及:想象力清新配圖,喜歡。圖2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