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日更第十八天,我第三次遇到了寫作瓶頸,前兩次分別在第六天和第十四天。于是我開始尋找捷徑——逛簡書的“談寫作”專題。我按照熱門排序閱讀了幾篇關于寫作的爆文,這些爆文都是一些寫作很厲害的大咖寫的,可是讀著讀著,我突然萌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我可能不適合寫作!
自從開始在簡書寫作,我從未產生過這樣消極的念頭,我一直懷惴著一個美好的夢想堅定地行走在寫作這條道路上。哪怕我第一次和第二次瓶頸期出現的時候,我都沒有產生過退縮的想法。
意識到這個念頭的可怕,我趕緊關上簡書開始反思:我為什么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寫作?
我往回追溯。
我發現自己是看了幾篇大咖的文章后產生這個念頭的。為什么看了大咖的文章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因為那幾位大咖的文章都有好幾千好幾千字,不僅長篇大論還引經據典,我快速瀏覽了一遍,發現看不懂,于是返回頭去又稍加仔細的看了一遍,發現還是沒怎么太看懂。于是產生了恐懼:我與寫作大咖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這份恐懼最終導致了我可能不適合寫作的念頭涌現。
這個念頭初現之時,我只覺得它可怕。可怕過后又意識到它有些似曾相識。
我記起以前每當我想學一樣東西,遇到困難就會產生退縮的念頭。我曾經立過很多志,比如學寫毛筆字、學畫手繪畫等,常常是興致勃勃將工具置備齊全,但三分鐘熱度一過,只做了個開頭便再也進行不下去了。
都說萬事開頭難,開頭的耐心都堅持不下去,何談結尾?所以在我的人生歲月中有太多的有始無終和太多的虎頭蛇尾。
反思不是把今天做了哪些事,做對了哪些又做錯了哪些在腦子里想一遍,而是要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件事做錯了?以后怎樣做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是我在簡書混跡了兩個多月以來自己總結的什么是反思。
所以今天在這可怕的念頭產生的原因找到后,接下來我就要制定可行的辦法保證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首先我要告訴自己,我不想再過被三分鐘熱度打敗的人生。
人生百年匆匆而逝,我就算是個長命之人,人生也差不多過半了,我的前半生留下太多因為三分鐘熱度而錯過的美麗人生,我的后半生絕不可再浪費虛度。
其次我會告訴自己,正視與那些大咖的距離。
我才剛剛在寫作的道路上起步。之前的我既沒有寫作經驗又缺乏讀書積累,看不懂大咖的文字很正常,有困難才更有意義。既然我已經選擇了寫作這條路,便只顧風雨兼程。
第三我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加緊寫作的步伐。
我看到很多寫作者推薦了很多書,無論是關于寫作的還是關于文學的,我聽說過的很多,但我真正讀過的很少。所以從四月份開始,我要列出書單,開始有計劃的閱讀了。
雖然21天后我可能不會堅持日更,但我只是把更多輸出的時間留給了輸入而已,因為有了高質量的輸入才會有高質量的輸出。
最后我要堅持加油不放棄。
堅持就是勝利,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擁擠,因為90%的人都放棄了,這也是我在簡書多次看到的一句話。
我也堅信,靈感會在寫作的過程中閃現。
這不,寫著寫著,一千字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