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桌子上那張紅色的一百塊錢呢?”
“我扔了。”他爽快的說。
“為什么扔了?”我疑惑的問。
“她撕了,我就扔了。”他斬釘截鐵的回答。
“撕了。。。。。。”我吃了一驚,低頭發現沙發上和地上掉落的被撕成碎片的紅色毛爺爺。
我趕緊撿起來試圖拼好,但不夠。
“你扔哪兒了,快帶我去找。”
“就扔這里了。”他帶我來到門口,指了指門縫底下。
紅色毛爺爺的碎片靜靜的躺在被一小塊木板擋著沒有關嚴實的門縫里。碎片很顯然是被“ 塞”出去的。
推開門,把它撿起來,一陣冷風吹過。
“還好沒被刮跑。”我暗自慶幸。
“咦,還缺呀。”我趴在沙發底下看了看又抖抖沙發上的物品,沒找到缺失的部分。
我來不及穿外套,徑直走到屋外順著風刮的方向仔細找了門口的方圓兩米。寒風凜冽,兩分鐘后,無功而歸。
這可是張百元大鈔,竟然撕了扔掉,我火冒三丈,想大發雷霆。但是看著他們無辜的眼神,再看看電視,我忍了。
三天前我們來到克拉瑪依我先生的二哥家。平日只有嫂子一人守店,今天她出去辦事,留下我們娘兒仨在店里。
一部電影,我們正看到精彩的結尾部分,進店一位客戶。我賣出去40塊錢的商品,找給客戶60元換來了這張百元大鈔。這是我們到達三天以來第一次開張。
客戶付完款,檢查商品時,我來到電視機前,隨手把鈔票扔到桌子上,等嫂子回來方便把錢給她。
客戶推門出去的瞬間,我意外的聽到他用不流利的普通話補充了一句:“要不要看看別的東西?”
客戶哈哈大笑的邊走邊說:“不用了,都買齊了。”
我內心也暗自發笑,笑他竟能把話用得這么符合場景,然后聚精會神的看那部電影。
電影結束前,他要求了兩三次要看動畫片,我讓他等我看完,他沒有哭鬧。
我認真的看電視,被內容感動的滿臉淚痕。電視結束后雙手搓搓臉望著來回走動的他,用余光沒有看到那張毛爺爺,于是產生了文章開始的對話。
她一歲半,坐在沙發上就沒動。他三歲兩個月,繞著桌子跑來跑去,錢肯定是他拿上撕的。
我一臉無奈的望著他,哭笑不得。撕就撕了吧,拼起來去銀行換唄,誰讓我沒提前告訴過他錢是不能撕的呢!
你那么生氣真的是孩子錯了嗎?
平日里,我給過他一塊或一毛的,他隨處扔,在他的概念里,除了買東西時知道媽媽手機里有錢和做搖搖車時知道問我要錢換硬幣塞進去,對紙幣和紙根本就沒有概念上的區別。
況且,是我自己看電視太投入,根本沒有顧及他倆的感受。他們能安靜的讓我看完已經很給面子了。所以這百元的損失,我負主要責任。
于是,脾氣沒有爆發,細心的收好殘幣,關了電視。
“兒子來媽媽抱抱。”我溫柔的叫他。
他從桌子那邊轉過來,我抱起他坐在我腿上說:“毛爺爺是用來買東西的,撕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