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于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天,因為今天我對我自己的認識更近一步,可謂是我重生的第一天,值得銘記的一天。
焦慮
周末回了趟老家,還要帶兩個娃并走親訪友,星期六晚上看書,累著坐在椅子上都睡著了;星期六家里嬸嬸到家里來串門,晚飯后等還要送他們回去,這兩天的計劃全亂了。
周日下午,當我打開董聞組長發給我的2組各人作業完成表時,見到我的名字后面一排空空如也的,內心焦慮不安悠然而生。同時,簡書的提示消息不停的提醒著我,同學們開始行動了、同學們開始行動了、同學們開始行動了。。。。而我還未開始。我寫的部分作業還在簡書的草稿箱待著,沒有達到我的理想狀態,所以沒有發布出來。
尋找目標
晚上回到家里已經十點半,開始速讀我的第二本書《精要主義》,但對于我來說這哪是速度呀,從十點半開始到凌晨一點半結束,過程中看看筆記不行,推到重新來過,前后總共有4遍。強打起精神,告訴自己今天必須把這本書結束。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前三遍瀏覽了半分之六十,十六格筆記已經快完成了,關鍵字幾乎與問題沒有半毛錢關系,內心更加焦慮。回顧一下當時的心理,什么都想要,看到認為重要的就寫下來生怕遺漏。當第四遍的時候突然發現,對《精要主義》這本書沒有理解,書中一直強調“更少,但更好”,需要有目標、需要取舍。更少,需要精減,找到對自己最有益的一點,什么是對自己更有益的呢?我追求的目標是什么呢?成為什么樣的人呢?如何才能做到呢?
經過思考我的目標是成長、是進步,成為KL老師那樣的人,那需要從現在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如何才能成長呢?N年前隱約知道自己的癥結所在,自己懶于思考。其實最最主要的還是行動,去踐行。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大腦經常思考就不會僵化。然而我就是屬于大腦不思考的,用俗話說就是腦袋生銹了,不開竅。現在想來,之前三十幾年過得渾渾噩噩,終日不知所終,僅靠本能、欲望活著,這樣就好像根本就沒有活過。我大聲吶喊出來:我再也不想過那樣的日子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重生
今天在我吶喊的時候我又重生了,但對于我來言,重生又是艱辛的,像初生的嬰兒啥都不會,一起都要重頭學來,雖然艱辛、困難,但那時必須去做的事情。? 剛剛思考時大腦一片空白,就把思考的內容落實到紙上,用紙筆記錄下來。這遍文章花了我一天的時間,
其實在 2011年左右想改變,不斷四處“尋醫問藥”。遇見了好多老師、同學,老師在課上講得很好,回來后還是恢復老樣子,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現在學習的內容有許多在原先講過,雖然記不清講的具體內容,但還是依稀有點印象。當年的四處“尋醫問藥”,更多的是在找捷徑,想學習各種技能方法,想不通過努力就可以改變、收獲更多。現在看了當時所有想要走的捷徑,之后都要重新來過。所以的努力都需要腳踏實地的前行,要做一個踐行者。很高興能遇到超級行動課,遇到明月老師,遇到助教董聞老師還有許多小伙伴,看到小伙伴們都在進步我也不能掉隊,我的速度有前進速度有點慢,希望能與大部隊共同前進。
踐行
如何踐行,聽說了倒逼機制,轉為輸出,逼著自己去輸入,去思考。我認為,寫作是現階段最需要學習技,因為這對思考非常有用,能把思考落實紙上。
思考=?+?+?? 卡頓了。。。。
思考=觀察+記錄+有感而發(感觸)+閱讀
從記錄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百度了一下,思考源于主體對意向信息的加工。人之思考是自己心智對意向——信息內容的加工過程。任何思考的進行都是在聯想——連鎖反映中進行的推理與演算——信息內容的加工
寫作=閱讀+思考+輸出+踐行? ? 其中行動最重要。
對于寫作,我的文筆不好,害怕寫出來,我想通過把所想的全部寫出來在刪減,精簡輸出。
再次非常感謝烏龍明月老師,感謝這一次超級行動課,感謝董聞老師,感謝小伙伴們。你們是我人生路上遇到的貴人。
今天是我重生后的第一天,充滿了生機勃勃、舒服、爽。。。我將記住這個感覺,記住這歷史性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