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瀏覽網頁時候看到一篇文章,關于幼兒園支不支持學習拼音漢字及數學?
我覺得,孩子們踏入校園的那一天起,就應該接受教育,教學。就我們這邊來說,好些幼兒園打著幼兒不用學習文化課的幌子天天讓孩子們在學校看動畫片來消磨時間。幼兒園的寶寶們才剛開始接觸學校,而這一做法讓孩子們對學校產生了錯誤的認識。
再教育方面來說,家長和老師都知道啟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從早教機構的普遍存在就可以看出,目前最火爆的教育機構就是早教班。幼兒園恰恰是孩子們鏈接小學的重要樞紐,所以幼兒老師們有著重要教育銜接的責任。
如果幼兒園沒有學習漢字拼音數學的和學過的這些的小朋友們一到小學差距立馬就很明顯。因為小學教學速度很快,學過的小朋友很容易接受,而沒學過的只能很聽天書一樣蒙圈,小學老師不會再像幼兒園老師一樣笑嘻嘻的對每一個學生去教了,他們只顧及的了大部分學生,不是說不負責任,而是人多,他們能力有限,時間有限……
圖片上是有些私立幼兒園的教學方式。雖說這樣灌輸練習也許會讓孩子們記住這個字,但是,這真的會讓孩子們厭學。如果幼兒園是這樣教學,我覺得還不如不教,因為這樣孩子們確實就早早厭學或者成歪脖子,或者近視了。
現在的教育制度我覺得很矛盾,一方面在提倡減負,課改提倡綜合素質教育;但是有一方面在總分數在衡量孩子們的能力。一方面在提倡幼兒園不建議教學文化課;但是在進入小學后,沒有學過的孩子們根本跟不上一年級的教學進度。
學校倡導減負,教務處例行隨機了解作業多少情況,說作業多了,家長批評說不對,這樣老師就不管了,就沒作業了。說作業少了,可是孩子們心里再叫苦,從四點多放學,每天寫作業到九點,十點,學習一般的寫到十一點也有。
學校在讓老師們不要以分數衡量學生,但是老師的的考核確實以分數衡量老師能力。老師們為了評比,自然就想盡辦法來提高學分數,作業不用家校通布置,用微信或者QQ群進行布置,最終讓學生作業成了雙份。
有了QQ群和微信群之后,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老師們在群里發學生的成績,學校不允許老師在班里公布,老師們就在群里公布表揚批評。
說到這,我又想起很久之前的一個打油詩,“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所以說,如果幼兒園老師不做好銜接,那么這些孩子們就很難跟上小學的節奏。第一步跟不上,孩子們的學習就會一直很吃力,很累,以至于最后厭學,甚至于到荒廢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