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種健忘的跡象,其實最近想寫點什么,只是一直沒有機會,不知道時間有沒有發現。雖然我很狼狽,但一直還是很樂觀的。我簡單分析了下,為什么人們會在畢業后幸福感減少了,這是很普遍也很真實存在的東西。結合著別人和自己允許我瞎說一通。有點可笑,有點幼稚的學生時代,我什么也沒有認真過,沒有認真學習過沒有認真玩笑過沒有認真胡鬧過,只是很傻傻的努力努力的幻想著。這就是一個很獨特的時代,青春時代。。它允許你什么也不用去想,什么也不用去擔心,房價高了物價高了還是說工資高了甚至可以說學費書費高了你都可以狼心狗肺的不去關心。
作為一個在房地產工作兩年多的我,一直很想買套自己的房子,再看到雄縣連夜排隊瘋狂的房粉,我陷入沉思。
或許你會說,想買房就買啊,你就是這一行的,我幾年前在石家莊,那時候工資三千,三環上的房子均價六七千,剛畢業的我沒想買也沒錢買。后來在北京周邊項目,那時候買房的人大都是買不起北京的房子過來的,均價也就七八千,人們咬咬牙也就買了,最起碼是套房子,我當時牙都要碎了還是沒錢買。當時買房的人形形色色,再后來,買房以投資為主,那些人都已經有房子,是啊,把錢放銀行的人越來越少了,而房子是穩賺不賠的投資,即使不掙錢還能租出去自己住或者留給孩子,房價也是在穩步上升,這就更刺激那些投資的另一部分人,市場就這么打開了。
現在,買房子行成了一個怪圈,房子越多的人越再買,但想買房子的另外一些人越買不起,有房子的已經是中產階級,最起碼是“有產”階級,而沒房子就是真真正正的無產階級,有人會說,別人都能買得起你不能那是自己不上進,怪不得別人,但是買不起房子的人真的是那個人不上進么?我認為,家庭背景不一樣,有些人的工資一直在房價的一半以下,工資上漲的速度又遠遠趕不上房價的上漲速度。
每次看房粉蜂蛹買房,心中也是哭笑不得,覺得自己在拖社會主義后腿,買房的就一直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
我們這個年代,房子,就是安全感吧。
而我們,安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