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奇妙的。我畫畫、寫書,和你交談,盡管我們從未見過面。這本書就是給你的一封信。”挪威兒童作家斯萬尼忽思這樣說?!缎挠顭o痕》這本書也像是作者寫給大家的一封信,信中引經據典,分別從歷史、家庭、職場、社會、文化和生命六個維度述說溝通的故事,溝通的神奇和溝通的技巧。書中六個維度分屬六色,紅橙藍綠和紫金,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作者張露博士是新加坡著名華文女作家,上海交通大學特約研究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同時她也是新加坡寶路集團董事長,曾獲2010年首屆亞太企業精神獎。作為制片人和編劇,張露女士拍攝了中國首部反映農村環保題材的電影《喜臨門》。2013年新加坡前總統陳慶炎給張露女士頒發了新加坡文化類大獎——“文化貢獻獎”。大學教授、企業家、慈善家、電影制片人……多重身份帶來的豐富人生體驗使得張露女士撰寫的散文“信”包羅萬象,或評古論今說溝通,或閱人借事悟溝通,給大家帶來了她多年閱歷和思考凝聚的精華。
《心宇無痕》全書共分六章,開篇紫色樂章,是歷史的情懷,有佛祖拈花,迦葉微笑“心有靈犀”式的溝通;有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促進民族繁榮的傳奇式溝通;有利用微信平臺,21世紀指尖運動式溝通;有跨越國界的溝通;更有信息技術時代的無界溝通。
第二篇紅色樂章,講家族和緣分。有親子間的溝通:如何破譯孩子的行為,明白孩子的訴求和需要?有夫妻間的溝通:丈夫“說理”,妻子“表達情緒”,如何傾聽出對方真實的要求?還有戀人間的溝通和溝通中最偉大的一條定律:愛人如己。
第三節藍色樂章,講述古往今來有趣的職場故事中蘊含的溝通智慧:諸葛亮的揮淚斬馬謖;微軟公司的管理理念;毛澤東“先斬后奏”、“先奏后斬”、“斬而后奏”、“不斬不奏”四種溝通的謀略等等,說明溝通是硬道理。道亦有術,職場中的溝通不僅需要智慧,也有技巧,處理好溝通中的3C(自信、時機和勇氣)可以讓你笑傲職場。
第四篇綠色樂章,是社會的經緯,告訴我們如何自我溝通,學會適應這個社會;告訴我們關于溝通的幾個誤區;通過孔子、墨子的溝通故事告訴我們溝通的雙向性;用農業女神蒂美特的悲劇告訴我們原來神也需要溝通,何況是我等凡夫俗子……
第五篇橙色樂章,講溝通中文化的魅力。音樂、美術、攝影、電影、故事、戲劇和詩歌這些是“軟實力”,也是溝通你我和他人的絕佳橋梁。
第六篇金色樂章,講溝通是最美麗的行為,是生命綻放的歌曲。我們學會與往事干杯,努力提高自己對美的體會能力,以度人之心,可以達到良好的溝通目的。
細讀《心宇無痕》這本書,猶如在海邊俯拾一粒粒璀璨的珍珠。于我而言最大最亮的那一枚是張露女士描述的關于自我溝通的方法。貌似井然有序的生活,自己卻猶如囚禁在牢籠中,如何才能掙脫消極的自我,喚醒積極的自我?
張露女士做了如下嘗試:拿出一張白紙,一支筆,關掉手機、電腦和電視機,做到心無旁騖,可以真正面對自己。然后,寫下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我對自己的生活有哪些不滿?作者一氣呵成寫了滿滿兩張A4紙!
然后,寫下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我現在擁有什么?作者用短短兩分鐘就寫完了,寫了幾行字,1/4張紙。
接下來,寫下問自己的第三個問題:面對這樣的處境,我能做什么?
寫著寫著作者發現她又跳回到了第二個問題,當她在不斷填充自己擁有的東西,當她寫出的“我擁有的”超過了“我不滿的”時候,似乎是如釋重負,似乎是超脫了。
最后一個問題:我能做的有幾件事?作者能寫出的是5件事。只要做好這5件事,她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現狀。
學習了這個方法,我忽然發現原來改變自己的沮喪狀態并非那么復雜!忠于自己的感受,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讓自己享受所擁有的,然后努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學會和內心的自我溝通,保持健康、獨立和創新的狀態,真好!
當我們溝通無痕時,心與宇宙的間隔原來可以那么短!這就是《心宇無痕》,一封美麗的散文“信”。紅橙藍綠紫金色,愿你我盡享溝通帶來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