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安徒生有賈寶玉一樣的美學態度。
在他的筆下,少女都擁有打動天地萬物的美麗,當她們遭遇困難和挫折時,小鳥啊小耗子啊都會來幫忙,天上的神仙也站在她們一邊。
當少女變成王后,就會有一副兇惡的嘴臉,她們通常是虐待前妻遺留子女的王后,或者是掌握無數法術的壞巫婆,住在黑暗骯臟的地方,以折磨少女少男為樂。艾麗莎被壞王后涂抹的臟兮兮,導致父女見面而無法相認,11個王子干脆被變成了大雁,有家無回,時刻飛翔在可能丟失生命的天際。深海的巫婆住在死人骨頭堆砌的房子里,用自己的嘴給一只癩蛤蟆喂食,簡直又丑又壞又惡心。
這種傾向大約與安徒生的早期經歷有關。
小時候他經常和老祖母去附近的精神病院,有一次他走進危險病區,在門縫里看見一個瘋女人一絲不掛坐在草堆上,披頭散發,瘋女人發現小安徒生后,從門縫里伸出手,差點一把抓住了他。這種早期記憶始終存留在安徒生的記憶里,使他一生沒有結婚。而他的故事里,到處都是壞巫婆的魅影。
安徒生的童話,看起來像是純真,充滿了或者美好或者憂傷的想象。但是他的童話,其實不過是成人世界的寓言,充滿了黑暗的警告。
由于艾麗莎的美麗,出來打獵的另一國的國王看見了她,并且力排眾議娶她為王后。小時候我們會喜歡這樣的國王,因為他身上有明顯的男性氣質。但是長大以后,再讀到這樣的情節,卻突感唏噓。因為此時國王有多堅決,后來他就會有多脆弱。果然當主教告發艾麗莎是女巫時,國王下令燒死艾麗莎。而當真相大白后,國王又給艾麗莎戴上美麗的花朵,召開盛大的婚禮。艾麗莎感覺平和而幸福。
這樣的結局,理智的女人是無法接受的。這是一種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虛假愛情,是女人依附男人存在的象征。
在《十日談》的最后一個故事里,薄伽丘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娶了一個美麗的漁夫的女兒,婚后某天卻忽然懷疑她愛上的是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于是開始各種考驗,他不僅把她生下的兒子和女兒剝奪,還把她趕出了王宮。10多年后,國王找到女人,告訴她自己要娶新王后,要求她去給新王后準備餐點,而這個可憐的女人居然欣然。最后國王接回了兒子和女兒,也宣布王后經過了考驗。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薄伽丘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的結局,他只是在欺騙我們。因為前99個故事,所講述的全部都是不忠和自由的情欲,故事的背景,則設定在瘟疫盛行死亡將至的時節,這種時候,不會有人守候虛假的貞潔。對壞男人的愚忠就是對自己人性的背叛。
我覺得安徒生也不信自己的故事。他在自己的故事里滲透出國王的愚蠢和專制,意在警告女子,天下沒有完美的愛情。故事里的女子,甘心情愿為男人犧牲自己的所有甚至生命,當男人回頭時,她們便開心快樂,似乎傷害從未發生。我們必須辨別清楚這是愛情的迷魂毒藥。
安徒生似乎非常喜歡安排女主角在實現愿望前失去語言能力,這表明,在男人的世界里,她們注定要承受被誤解被折磨卻不能辯解的命運。在《野大雁》里,安徒生讓小妹妹艾麗莎充當了拯救者,她不能說話,直到徒手編織好11件蕁麻鎧甲。在《海的女兒》里,小公主為了與王子結合,失去了舌頭,不能陳述真情,最后任由王子娶了別的女人,而自己卻變成一個孤獨的氣泡。
出身低微的安徒生,一生致力于與名人交往,海涅說他一副奴顏婢膝的奴才相,雖然有些夸張,但卻很好地說明了安徒生的性格特點。他自己也說自己抗拒不了追求名譽和地位的欲望。他早期的童話,表面上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是結局卻有畫蛇添足之嫌。誰能相信《海的女兒》300年后會獲得靈魂?誰又能相信丑小鴨本來就是一只天鵝?這種結尾的硬性轉折,本來就是安徒生為了迎合世人喜好的一種伎倆。
后期的作品,由于已經吃穿不愁,并且擁有了自己渴望的名聲,反而很好地體現了安徒生本來相信的東西。于是我們看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誕夜凍死了,看見愛幻想的樅樹被投進了火里,看見裸奔的皇帝在眾人的紛紛議論里瑟瑟發抖,還看見了被權臣拋棄的老國王在冷床上奄奄一息。
安徒生對人物描寫并沒有顯著的偏向,他讓我們自己判斷。讀這樣的故事,使人保持了一種冷峻的客觀。我們看到他筆下的國王,看起來像極了莎士比亞的李爾王,高興時賞你富貴,憤怒時奪取一切,失敗后發出無力的哀號。對這樣的男人而言,女人在任何時候都只是權力的花邊而已。
《野大雁》里,艾麗莎最后丟出了自己做好的蕁麻鎧甲,11個哥哥終于都恢復了人形,只有最小的哥哥仍然保留了一只大雁的翅膀,因為即將被燒死的艾麗莎來不及完工。但是這只翅膀的保留,其實是安徒生的一種美好愿望。因為王子們終究都會成為國王,變得專制而愚蠢,不尊重女性,但是由于這只翅膀的存在,也許小王子會略微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