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號? ? 星期一? ? 晴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問心無愧
臨近期末,學校在對教師的各項工作進行匯總積分,如作業、教案、聽課記錄、積累本、糾錯本、還有各種計劃總結、平時的教研活動、匯報課、公開課教案聽課情況等等都要量化積分,平時也沒覺得誰做的特別好,誰做的特別不好,大家都在做,可是到積分結果出來時,卻有人不干了,積分高的自然沒意見,積分低平時偷懶的,也沒意見。可總有那么幾個平時不想干活,積分低了還喜歡找領導訴苦,表表他這功,說說他那功。
其實,每個單位都有那么一些人,干活時不想出力,到評先評優發錢領獎時,總少不了他;還有一些人每天早到晚走,兢兢業業,把活好干,那是領導有方,干不好自然是要挨一頓批的。
其實一個單位就是一個社會,分配不均是自然,誰叫咱生在中國這個自古以來充滿人情的國家呢?
上有領導,下就得有百姓,百姓就得干活,你把活好干了,領導自然能看的見。日久見人心嘛,如果你在領導心里沒有那么一撇,你身上一定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擺正自己位置,好干自己分內的事,不求盡人如意,但求問心無愧。作為教師只要盡己所能,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老師”兩字就可以了。
默默的對自己說,努力學習把,為了不誤學生,進盡量成長自己。
以下兩句話送給自己:
一個教師,如果可以多做一些不是直接指向分數的教育,多做一些分數之外的努力,就是最值得尊重的教師。
愿意為教育流淚的教師,我們身邊到底還有多少?應該不多。反倒是為了自己的職稱待遇、課時多少而爭吵不休的人,并不鮮見。
身在中國的教師,要么當領導,不與學生打交道,專門管老師。要么把自己的活干好,不記名,不計利,對得起三尺講臺上的學生即可;不求盡人如意,但求問心無愧。
今日正式放假,開始讀書,管孩,做家務,放下老師的身份,回歸家庭,做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好兒媳。
摘抄
專門找了幾句關于閱讀成長的話,讀給自己。
1.我們教師,如果失去閱讀,就只能蜷縮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成為井底之蛙,在自以為是的驕傲中,認為滿世界的教師都是如己一般。如此,教師就失去了成長的可能。
2.真正的專業閱讀是需要仰視的,仰視目光能及、心卻不易抵達的遠方。這樣的閱讀才會帶來成長,才會讓你發現未曾領略過的風光。真正的專業閱讀是關乎成長的閱讀,不僅有拔節的疼痛,更有拔節的艱難。
3.那些自己真正喜歡,但在別人眼里看似無用的努力,也許會在關鍵的時候,使你的前途一片光明。因為,這樣的努力是朝向內心的,而朝向內心的努力,一定是改變未來的力量。
4.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碌碌無為,有時候不是因為沒有走向優秀的能力,而是因為沒有逼自己一把的勇氣。而你不逼自己一把,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