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是加拿大富翁哈維?艾克寫的一本幫人實現致富夢想的暢銷書。作者從小家境貧寒,大學只讀了一年便輟學創業,嘗試了十幾次都沒有成功。后來通過售賣體育用品賺得了第一桶金。但他真正致富是靠開培訓公司,幫人開發潛能實現的。
看完介紹覺得作者就像不靠自己炒股掙錢只通過幫人薦股盈利的股評師那樣的騙子,這本書估計又是一本爛大街的勵志成功學雞湯。但是豆瓣上這本書的評分居然高達8.3分,于是花了幾天時間看了一遍。看完發現還是有許多有價值的觀點。
富人和窮人的差異不只是財產多少的差異,更多的是是思維和行動的差異。多數中彩票一夜暴富的普通人最終都會回到原來的財務狀況。而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損失了財產后往往會東山再起,最終把錢掙回來,甚至掙得更多。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富人有更好的思維和行動習慣。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富人和窮人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是的十七項差異,有些差異的介紹有點像玄學,并不符合邏輯,個人不是特別認同,這里挑選八個對我有啟發的差異進行介紹:
一、富人相信「我創造生活」,窮人相信「生活掉落在我身上」。
富人敢于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相信財務水平是由自己創造。窮人沒有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習慣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喜歡責備、辯解、抱怨。「責備、辯解、抱怨」像藥片一樣幫他們緩解失敗的壓力。
二、富人做勝利的游戲,窮人做不輸的游戲。
富人的目標是擁有大量的財富,窮人的目標是有足夠的錢去支付賬單。「如果你射向星星,那你至少能射中月亮」,目標往往決定了最后的結果。就像學霸考試的目標是100分,他們付出100分的努力,最終往往能得到八九十分。學渣的目標是60分,他們付出60分的努力,結果往往只得到四五十分。
三、富人看重機會,窮人關注阻礙。
富人看見潛在的增長,窮人看見潛在的損失。富人關注收獲,窮人關注風險。富人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愿意去冒險,他們相信即使情況便糟也能把錢賺回來。窮人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不斷看到阻礙,認為無法解決,不愿冒險,于是也就沒有收獲。
四、富人善于銷售,窮人討厭銷售。
「如果你相信自己提供的東西真的能幫助大家,那么,讓盡可能多人知道這點就是你的責任」。富人都是出色的銷售員,他們能夠且愿意用激情和狂熱去推銷他們的產品、服務和理念,他們善于用十分吸引人的方式包裝自己的價值。富人相信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相信正在推銷的東西對接受者有好處、能夠幫助接受者。窮人對自己、對自己的產品沒有完全的信心,很難想象其他人真的相信自己的價值。
五、富人比他們的問題要大,窮人比他們的問題要小。
「如果你只愿意去做輕松的事,生活就是艱難的。如果你愿意去做艱難的事,生活就是輕松的」。富人總是直面問題,遇到困難會迎難而上,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尋找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上,同時制定制度,確保這個問題以后不再出現。解決的問題越多,他們就越強大。窮人總是回避問題,遇到挑戰會落荒而逃,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詛咒和抱怨上,很少提出解決問題的創意。逃避的問題越多,他們就越弱小。
六、富人善于管理金錢,窮人不善于管理控制。
富人比窮人有更積極的金錢習慣,他們善于管理金錢。窮人認為收入就是一切,要掙一大筆錢才能致富。但是如果你不管理自己的金錢,即使獲得了高收入,也無法財務自由。NBA許多年薪千萬的球星最后都由于不會管理財富變得窮苦潦倒。管理金錢的具體做法是設置六個賬戶:每月收入的10%存到財富自由賬戶,這筆錢只能用于可以產生被動收入的投資;每月收入的10%存到玩樂賬戶;每月收入的10%存到為了消費的長期存款賬戶;每月收入的10%存到教育賬戶;每月收入的50%存到必需品賬戶;每月收入的10%存到給予賬戶。
七、富人讓錢努力為自己工作,窮人努力為錢工作。
富人把一塊錢看成是可以種出百元的種子,然后再種出上千元。窮人眼中一塊錢就只是一塊錢,可以幫他們交換得到價值為一塊錢的物品。富人努力工作,把錢節省下來用來投資,于是他們再也不必努力工作。窮人努力工作,花掉他們所有的錢,導致他們永遠都要努力工作。這點跟《富爸爸,窮爸爸》里面講的「富人用收入購買資產,窮人用收入購買負債」的說法類似。
八、富人生活在行動中,窮人生活在擔憂中。
富人和窮人都會恐懼、懷疑、擔憂和不舒適,差別在于富人在恐懼時依然行動,窮人讓恐懼阻礙自己。你的舒適區范圍與你的財富區范圍是相當的。當你處于舒適區以外的時候,才是你真正成長的時候,你會遇到更多的人、更多的機會。舒適讓你感覺溫暖、安全,代價就是你不再成長。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你所擁有的思想要么是一項投資,要么就是一項成本。不是帶你走向快樂和成功,就是帶你遠離快樂和成功。不是賦予你力量,就是剝奪你的力量。要想改善財務狀況,必須得從根源上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和行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