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在吉野家吃飯,我要了牛肉飯,兒子喜歡的照燒雞肉飯,沙拉,桃汁,倒了杯熱水。兩人坐下來,開始吃飯。
旁邊有個姑娘也在吃飯,她坐在那兒端著碗,側著身體,一邊盯著手機,一邊吧啦著飯粒,喝果汁幾下就吃完,留下狼藉的餐桌,匆匆離去。我抬頭看看餐廳里許多人也是這么一心兩用地在吃飯。不禁感嘆,這樣吃飯,真是浪費了那碗招牌牛肉飯。
我特別喜歡吉野家的米飯,粒粒分眀,油潤柔韌,有帶谷物的香味和口感,拌上特別熬制的牛肉湯汁,每一口都值得慢慢品嘗。
這樣吃飯對于胃也是件好事,細嚼慢咽,每一口都嚼十幾下,很快胃就把吃飽了的信號傳遞給大腦,大腦就會告訴我們,“放下筷子,已經吃飽了。”這樣吃飯,使我們身體不會因為吃得過快而吃下多余的食物,每一口咀嚼充分,不僅可以更好享受飯菜的滋味,也會減輕腸胃的工作更健康。
以前兒子吃飯也會吃得滿身飯粒汁水,我就把餐桌布置地美美的,先鋪上餐墊,錯落有致擺上主食、水果、飲料、小食,連勺子也用一個小兔子的筷架支起來,小孩子對環境的改變很敏感,很快就注意到環境的干凈整潔,自己吃飯也注意起來。
佛教有種說法叫活在當下,也叫正念,例如洗菜就要認真洗,感受水流嘩嘩沖在菜上,蔬菜變得越來越干凈,不要手中做一件事,心中想著另一件事,更不要提有人心中想看七、八件事呢。
吃飯一定要有儀式感,放下手頭的事情,專心致志吃一餐飯,比邊玩手機邊吃東西,不知要強多少呢,我們每日認真工作、不就為了三餐溫飽嗎,為什么不慢下來,好好享受這一刻呢。
還記得在香港茶餐廳看到幾個老婦人穿的很正式,擦閃亮的口紅,頭發挽著,相約來吃下午茶,一個菠蘿包一杯咖啡,閨蜜間閑聊著,度過悠閑的下午。
拿起一顆草莓,可以想像一下它生長的過程,經歷多少陽光、雨水的滋潤,農人的播種耕耘,才慢慢成長為一顆飽滿、酸酸甜甜的果實,想像一下一囗咬下去,果實在嘴里嘭的炸開,汁水四濺,只有這樣帶著感恩與珍惜的心情,慢慢吃下去,才對得起這么美好的一食材,我叫吃一口感謝生活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