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放暑假時,電視上天天播著《西游記》,孫悟空扛起金箍棒,大吼一聲:吃俺老孫一棒!妖精就會現(xiàn)出原形,唐僧就能繼續(xù)愉快地去往西天取經(jīng)了。
去往西天的路上,要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可是只要有孫悟空,我們心里就是踏實的,堅信到最后孫悟空一定會保護師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經(jīng)。
因為他是孫悟空,是齊天大圣,是無所不能的,是每一個國人心中的英雄。
有一天,這個超級英雄成了超級IP,資本看中了他。
有網(wǎng)友做了一個統(tǒng)計,最近2年有23部西游記題材的電影立項。悟空很忙。
誠然,翻拍是通過更先進的技術(shù)將經(jīng)典作品的價值最大化的利用。從商業(yè)角度看,選擇翻拍也是為了保證票房能夠大賣,也讓投資更保險。
我們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看看孫悟空的吸金能力。
《西游降魔篇》(2013年,票房12.46億元 豆瓣評分7.1分)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2014年,票房10.45億元 豆瓣評分4.1分)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015年,票房9.56億元 豆瓣評分8.2分)
《萬萬沒想到》(2015年,票房3.65億元 豆瓣評分5.6)
《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16年,票房12.01億元 豆瓣評分5.7分)
《大話西游3》(2016年,票房3.65億元 豆瓣評分3.6)
《西游伏妖篇》(2017年,票房16.49億元 豆瓣評分5.6)
除了《西游降魔篇》和動畫《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當時口碑還不錯外,其它的作品即使口碑再爛,也居然能票房輕松上10億。我記得我當時去看了《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走出電影院時簡直就是憤怒。這不是赤裸裸的騙錢么?
而后繼還有六小齡童導演的《敢問路在何方》,郭富城飾演孫悟空的《西游記女兒國》,取得了不錯成績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還要拍《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
無數(shù)電影人貪圖大圣孫悟空這一情懷,蹭熱度,刷情懷……最壞的結(jié)果是什么?就是有一天我們看著孫悟空舉起金箍棒不再激動,看著孫悟空和紫霞的愛情不再流淚……
《悟空傳》有好的演員陣容,史上最帥的孫悟空,史上最帥的豬八戒,史上最帥的二郎神,俞飛鴻的演技無可挑剔,紫霞除了那身睡衣裝很礙眼外,演技是在線的,就連鄭爽都會笑中帶著凄美了。
《悟空傳》有好的特效,天崩地裂間各種打斗都燃到爆,配樂太滿也沒有妨礙讓人眼花繚亂的特效。除了金箍棒有一點丑外,靠特效也是可以嚇唬人的。
可是然后呢?故事呢?靈魂呢?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悟空傳》的核心是講抗爭,是熱血,是打破?!拔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這是何等氣勢。
精神與內(nèi)在的傳遞要具化在人物的語言與行動中去,喊口號是最無力的表現(xiàn)方式,是編劇和導演的無能。《悟空傳》把最重要的核心用PPT的方式在片尾打了出來。就好像驕傲的齊天大圣不甘地低下了頭顱。
資本的世界,再大牌的演員給片酬就好,特效砸錢就能做,金玉其外的東西很容易像流水線產(chǎn)品一樣被生產(chǎn)出來,可是黃金屎本質(zhì)也是屎而不是黃金。
一味地靠著大IP不思進取,妄想坐享其成就是中國電影的毒瘤!
別讓一萬年以后,國人面對著熒幕上無數(shù)的孫悟空,心中卻沒有了齊天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