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看出上圖是日落還是日出么?這是我逆光拍攝的龍沙公園的初冬,早上九點三十六分。零下五度在黑龍江還稱不上寒冷 ,清冷的日照在薄薄的冰面上。湛藍的天空,寧靜的水面,美的令人窒息。孤獨的湖心島遠遠地招搖,天再冷,我都想努力越過去。
這是否像極了高考?千軍萬馬、無數家庭在高考指揮棒下形成了冷冷的親子關系,為了升學而展開的種種伴讀,充滿矛盾,苦樂參半,極度功利 ,少了對學習本樂趣的體驗 忽視了每個孩子成長的獨特性。
您應該能判斷出這幅圖的時間了吧?對 ,這是我拍的齊齊哈爾市嫩江瀏園段 ,六月末的日落。盛夏晚晴天,落日余暉故人意。溫暖的暮歸,伴牧童短笛。
這也像極了高考,經歷了若干年才明白,那特殊時期的種種磨難與瘋狂 ,后來啊都變成了成長的力量。
所以,在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若沒有高考了,每個家庭的生活不知道是否還像今天一樣 ,驚天動地。
這是我女兒桐桐2015年高考后去廈門旅游的幸福小照 ,似乎看不出高考對她的折磨。雖然女兒在高考中并沒有考上名校,但她在為高考而努力學習的路上發生的故事,成為了她一生的財富。如今女兒已經大學本科已經畢業 ,申請到了美國哈佛大學(有條件錄取)、倫敦政經、華威大學、悉尼大學(獎學金)等四所大學的研究生錄取。很想把這個中國最普通家庭的求學故事分享給大家,愿它能給更多的優秀家長以啟發。
這個故事是關于教育思想的博弈,是對父母價值觀的考驗;
這個故事關乎利益的選擇,是一個母親用智慧引領女兒“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學習,不斷成長的勇氣;
這個故事探索了孩子們成長的動力,關于做人的價值,是一個做人與做事甘愿孤獨,固守道義的關于人字的大寫。
這個故事關于寂寞的堅守,關于花季少女的戀情,是一首青春成長的勵志歌曲。
女兒桐是個剖腹產嬰兒,是我在第一輪高三教學過程中懷上的。巨大的教學壓力,長期伏案判卷缺少休息,在懷孕八個月時的我還做了省級公開課。懷孕后期的妊高癥曾導致我在課堂上暈倒三次。女兒在我的身體里就形成了與高考考生一致的作息規律。每天晚12點左右休息,早5點40分起床。
1997年5月27日,女兒在鐵路醫院出生。一個營養狀況一般的孩子,身高59cm,體重七斤半。滿臉皺紋,瘦瘦長長的,大手大腳。醫生說,可能與我的休息不好有關系。后來的若干年我明白了 我在懷孕期間的壓力可能影響了女兒人生最初的性格。她從小就喜歡鬧人,心情總不好,小小的眉頭總禁皺著。小區的鄰居給她起了個名字,小怪怪。她那時候很少笑。也許是在肚子里就被高考嚇到了吧?或者是我與自己的學生們天天熬夜有關。
這是她的日常表情包。
平時幾乎不會笑,總是思考人生的樣子。但她的語言表達超強,邏輯推理也表現了驚人的天賦。桐桐八個月就會一段一段的說話,比如有人圍著她看,她會說:看我干啥,我也不漂亮。
她經常說自己不漂亮,這使我很疑惑。后來 ,我找到了根源,保姆及附近鄰居經常議論女兒。她幾個月大,竟然也讀懂了了大人的另眼相待。于是,在女兒三歲半(2001年)的時候我就搬離了那個小區,貸款15萬買了一個好的居住小區。我希望女兒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女兒五歲開始學習鋼琴,每周兩天我騎自行車帶她去學琴,八年里風雨無阻。我這個觀點和現在許多媽媽們想法不同 ,我是堅持孩子要體驗學習中受苦的感受 ,苦過才更知道甜。記憶特別深的是有一次她發高燒 ,我仍然帶著她去學琴。一路上她趴在我背上睡著了,可一進入老師家門,她就睜開了眼睛。一個小時的琴課,女兒燒紅的臉上寫滿認真。可老師還是在不停地批評孩子,因為她總出錯。我心疼極了,女兒在里面彈,我在外面默默流淚。打那以后,我就不讓她學琴了,大概有三個月時間。但不學琴了 并沒有讓我們輕松。
每天晚上六點半我和女兒都心煩意亂 ,因為房間里少了琴聲。六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寫完作業就練琴。習慣養成了,再發生改變 ,彼此的內心充滿痛感。我每周大掃除都不敢去擦拭鋼琴上的塵埃,因為我會落淚。其實童年學習任何特長,哪個家庭也不容易啊,巨大的投入,艱苦的磨礪,展示時的成就感,這一切的一切,都融進了我們全部的生活。
女兒四年級下學期曾經寫過一篇作文? ,叫做“漫漫學琴路”。她才不過十歲 ,但這段心理歷程寫的很深刻,有滄桑和執著。“喜歡那些雨中穿城的日子,半小時的路程我貼在媽媽暖暖的背后,只有這時她才是屬于我一個人的。鋼琴老師再呵斥,我也不能生氣,因為曲子越來越難,要氣就氣那些作曲家吧。可也不是,因為那些曲子在老師的手下就特別流暢。還是我努力不夠,惹媽媽傷心了。哎,許久不見,我的那些琴譜上的朋友,不知道你們可還會喜歡我的撫摸啊”
讀了孩子的作文,我流淚了 。我知道,她是真的體驗和喜歡上了。需要我們共同去面對困難 ,因為學習任何特長都沒有平坦之路,考驗的是父母的堅持與大愛。后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一個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青年教師,繼續教女兒學琴四年。我告訴老師,我們不考級,因為女兒喜歡彈琴的感覺,喜歡那些跳動的音符。盡管老師一次次說服我,說我女兒有優秀的音樂天賦。上文提到過,她手大腳大。細長的手指,讓每個鋼琴老師都為之動容。
學鋼琴,看似與高考無關。但它幫助女兒形成了挺拔的身姿與頑強的意志,更重要的是開發了她的大腦功能區。尤其是那些鋼琴家的故事 ,他們用生命去追求藝術的高尚情操浸染著孩子的整個童年。
女兒的推理與邏輯思維發展的很好,這和我的職業有些關系。我在她5歲的時候教授高二學年馬克思主義哲學。每天我們和她的游戲是聽我試講。我讓愛人與孩子做聽課對像,在家里一遍遍地試講。有一次,講到聯系。桐一直在低頭玩玩具,看似漫不經心。我問: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烏鴉叫喪 喜鵲報喜,有人看到喜鵲就會覺得今天有好事發生,見到烏鴉就會提心吊膽。這其中有必然聯系么?五歲的桐桐忽然抬頭說:昨天早上 我和爸爸看到喜鵲和烏鴉在一起呢,那該報啥啊?我和愛人哈哈大笑。
小神桐讓我驚喜 ,她對事物由表及里的深刻認識 讓我自豪。
小臭桐讓我愁,粗心大意的毛病讓她的成績一直在班級里居于后10名。總分數上其實不過差個10分左右。老師常常在家長會上善意提醒我,要給孩子補習一下。可我從不在意,內心里堅持,保持學習的興趣更重要 ,提前學習那些簡單的課本知識,過早地做大量重復的學科訓練,雖然會有高分,但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當時的堅持真很難,最后氣的我愛人不肯去給孩子可家長會了。但我一直逆風而行,一直到小學畢業不補習文化課。
我和孩子爸爸在權衡利弊之后堅持住了 ,不上補習班 ,不過分看中成績 ,把精力放在她的做人與興趣培養、良好的個性形成上。這期間我們也飽受精神折磨,小學考試每次考試的大榜前面上都沒有她的名字。
但我們還是為她自豪。
2008年奧運會,女兒自己編了一首曲子 ,自己做詞。她喜歡李清照,能和大學中文系的老師聊納蘭性德的唯美與精神自戀2個多小時。
她有經濟意識 ,會在我們忙碌的時候主動申請幫忙做家務 ,并且會因此賺一些零花錢。我很少過問這些錢的去處,都由她自己支配。我能看到是她經常用這些錢去和小伙伴們買書,或者去游樂園。周圍的小伙伴,每年她過生日的時候 同學送她的禮物都堆滿了床。她又會把她們整理好,收進柜子,只留幾件最喜歡的。等到同學們來我家玩時,她會和孩子們分享,也偶爾會互相交換喜歡的東西。我則在旁邊幸福地看著。屋子里經常被搞的特點亂,在孩子們走了以后,女兒都獨立收拾好久。有一次看她累的睡著了,我和愛人迅速的幫她整理好。她醒后特別開心,問我:媽媽,是你幫我收拾的吧?謝謝媽媽。我想了一下 ,是仙女姐姐幫你收拾的,因為她看到你有一顆能分享的美麗心靈,被感動到了。她開心極了,跑到我臉上親了好幾下。
用心引導了近10年,桐學會了幽默風趣,終于變成了愛笑的姑娘。所以我更加堅信教育力量,雖說是很多因素都是先天的,那只要我們找對方向,持之以恒,智慧的引導,孩子們都會變成最好的自己。2009年,弟從廣州回來探望母親,一同去哈爾濱虎園。她看到門口虎園雕塑,問大舅:您是醫生,您能給老虎拔牙的么?大舅于是滿足了孩子的愿望,我用相機記錄了這一時刻。然后弟弟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告訴了新桐 ,我們平時做事要冷靜思考,做之前進行判斷,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最好。我不是獸醫就不能去給老虎拔牙啊。非常感謝弟弟對我女兒的影響,其實生活里處處是教育。弟弟是深圳一所醫院的醫生,他的兒子在深圳中學讀書,一直是學年前10名。小學階段他的兒子什么課外班也沒有上過,每周的娛樂是和爸爸去釣魚,6歲多的時候就能坐著釣魚一上午。您想想看,有了這么了不起的注意力和意志力,他做什么事都會成功。
2009年6月新桐小學畢業,有一天她回家大哭。原來受政策影響,從她們這屆開始不允許照畢業像了,因為不允許亂收費。她的小學班主任叫郭天華,一直帶了六年,班級總共有86個孩子。孩子們在老師膝下成長,早已經像一家人。我因為感恩班級同學給女兒成長的良好陪伴,也為她能更多的去挑戰初中學習,我帶著自己的兩個同事為橋西小學六三班做了一個電子相冊。
這件事,讓女兒很開心。后來,我也與郭天華老師多年為友。她對女兒以及全班86個孩子那種無私的愛 ,奠定了女兒成長的精神底色。做為家長,我是尊敬郭老師的,因為她比我更能專業的指導處在小學期的女兒。
求學路上的追求從來沒有所謂的甜蜜 ,它需要整個家庭以綜合素質為圓心? ,以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半徑,畫出一個又一個圓圈。重復的訓練必不可少,探究的孤獨必不可少,讀書的樂趣不能泯滅。
小學畢業前我沒有讓孩子訓練那些所謂畢業統考題目,因為女兒對那些重復練習的卷子很痛恨。我給她報了旅游團,去那些有山有水有大師的中國名校玩了一翻。少復習了一個月,女兒卻在畢業考試中破天荒考進了班級第九名。
小學最好成績記錄,平均成績是班級3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