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孤獨與溫暖相伴的持久戰(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孤獨與寂寞是學習路上必須承受的挑戰,也是一個孩子學習素養的體現。耐得住寂寞,享受孤獨,在與知識交流的過程里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女兒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她的特點是活動型的,與人交往,參與表演,組織決策,有責任感,關注生活。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她的學習風格,這與研究型的人才標準與很大區別。

她自己常說,媽媽,別對我要求太高,我永遠成不了學霸。

我知道女兒話里的含義,她不希望自己的壓力太大。

但是,不能完全按著她的想法,沒有壓力。她必須通過高考培養和發展某些潛能。比如說,對知識的分類整理、對學習生活的統籌規劃、思維的深刻性、注意力的專注、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方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圖是女兒高三生活的小伙伴,不知道現在這些孩子都在哪里發展呢?做為與女兒高考備戰路上一同奮斗的人, 我內心永遠充滿感激。是她們讓女兒“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斷腸式的復習生活,充滿溫暖。

我想告訴家長的是友誼的小船很重要,孩子應該有幾個好朋友 ,一個團隊里的人都能彼此啟發,她們的目標一致,彼此相愛,彼此鼓勵。

孩子的朋友,做家長的必需知道。別讓友誼成為彼此之間的負擔。尤其到了高三 ,時間太寶貴了。有些女孩還在因為和同學之間的矛盾梨花帶雨,傷心不斷,這樣就不好了。做家長的不能只關注學習,對孩子情緒的控制與調試也很高考備考的重要內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圖是我故意設計的 ,2015年4月女兒的成績處于學年50名左右徘徊,她本人有些焦慮,學習效率低。我就努力想一些辦法讓她開心起來。把她最喜歡的大熊拿到樓下,坐在別人家的摩托車上。故意待她放學時把她帶到這個摩托車面前。女兒看到這個畫面,哈哈大笑。做母親的,我最開心的事就是能看到她開文章笑起來。

借著她高興的機會,我又滲透。平時的生活是很枯燥,但還是有樂趣的。你要用心去體會哦。

五月末的一天,桐回到家,又是不開心。我用關心的眼神看看她。她告訴我 ,班級里的同學都復習的比她好,看書的速度很快,嗖嗖嗖的在看。而她自己看得很慢,還有好些書都沒有看。

我說,那么快的速度能不能是沒看進去呢?大家可能都緊張,嗖嗖的速度應該能說明這個問題。我給她出了辦法,讓她下午帶一盒糖,在自習課咯嘣咯嘣的嚼, 看看同學啥反應。晚上放學,女兒特別開心。她告訴,班長走到桐桐的跟前,說:桐桐 ,你別再嚼了,大家都心慌死了。你都復習完了吧?咋這么悠閑啊?

我和女兒笑做一團,我告訴了她,什么是同理心。緊張不是你一個人的專利,也沒有人是復習完了進的考場。不用追求復習完了,復習不完的可能就不考。

雖然我的專業背景都與教育學、心理學相關,但我從不把心理咨詢的那些方法直接用在孩子身上。因為考試前孩子很敏感,專業的咨詢反倒暗示她自己有些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高考 ,我的觀點是:準備過程盡全力 ,考試過程冷靜淡定。舉重若輕,考前將意義淡化,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自在的愉快考試心境。

圖片發自簡書App

高考第一天晚上,我們帶她去爺爺家吃飯。親人是女兒的血緣關系,讓她體驗并且感動。也讓老人放下心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5年6月7日暴風雨,雨中陪考的我,淚流滿面。如滂沱大雨,想起女兒經歷的種種磨難,其實只要她能走進考場就已經贏了!

2014年六月初的時候,她在群體中受到太大壓力險些失去生命的時候 ,我的愿望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希望女兒你能活著 陪媽媽。

圖片發自簡書App

6月8日文綜試題難度加大,女兒答的不順手,我鼓勵她:你的文綜基礎不是很扎實,難度大,對你有利。這樣的試題更需要綜合能力,媽媽認為她適合你答。

她信任我,迅速調整。下午英語成績不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一科考英語出來,我們母女倆微笑中帶淚。

桐爸為啥一直沒出鏡,真相是:他在家里焦灼萬分。來來回回的在各個房間踱步 ,一遍遍抄佛經。

圖片發自簡書App

身心疲憊的我和女兒,在6月9號開始備戰自主招生面試。

圖片發自簡書App

經歷了一天的專家面試輔導,桐寶貝累哭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6月12日我們到達長沙,準備自主招生考試。通過筆試、面試,女兒又為自己贏得機會。盡管后來放棄了,但她又多了一個體驗。

圖片發自簡書App

高考的挑戰,人生的經歷,桐爸桐媽與女兒一道成長起來。收獲了一家人征服孤獨與寂寞的溫暖。

女兒在我疲憊不堪的時候,自己退訂我訂多了的機票,告訴我:人生是我自己的,你在那個需要休息的地方,等我就好。

我的乖女兒,其實你比我辛苦。大腦一直沒有停下來,高強度的考試一直在繼續。那一刻,我有些恍惚,是不是不應該這么功利,非讓女兒來考這個她不喜歡的自招學校。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表分數那個晚上,我們都很緊張。一遍遍的說著無關的話題,緩解緊張。

結果是理想的,入高三以來最好的成績,尤其是文綜成績,名列全市前茅。

這樣的結果,我在意料之中。因為我們的過程寫滿了努力、淡定、痛苦。然而收獲了溫暖與愛。

以下這些教師寫進了女兒的備考心路:王英會、張磊、曲如、董潔、邵明、吳小迪、羅宏盛、翟小紅、康純方、董瑞、張晶、許玉晶、付蘭萍。不僅授業,更有傳道魅力的你們是女兒一生的財富!

小學老師郭天華、李紅艷,中學老師胡延偉、張威赫,是女兒心里一輩子的女神了!。

以下各位寫進了桐爸媽的備考心路:當時的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實驗中學各位校長及老師,齊齊哈爾中學全體關愛孩子成長的伙伴。你們或以大愛之心, 為女兒轉了學,并真誠接納了她;你們或以自身的專業精神給孩子以鼓勵。與我而言,都是終身的感激涕零。

有些時候我想,女兒是幸運的,因為有一個愛她的爸爸媽媽。

有些時候我又想,女兒是多災多難的。因為我的校長身份,讓孩子多了一些不該承受的壓力。

但這一切,終究以美麗的故事結局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文是我在鐵路一中畢業典禮上寫的,雖然女兒沒有來參加這個本應屬于她的畢業典禮。我在女兒轉學走后,把全部的精力獻給了工作,少了與桐寶老師的互相虧欠感,心情輕松了許多。也因此有更多的和桐寶一樣的寶貝們,得到我更多的愛與關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淚眼婆娑,幾經猶豫,決定還是上這張照片。我在鐵路一中工作過的各位同伴,七年半的時間里我們一同為高考,共事。

我們,齊齊哈爾市一所省級重點中學的領導班子成員,為了孩子們,為了家長們 ,為了上級領導們的信任,我們做了什么?披星戴月,艱苦卓絕,經濟貧困,甚至是是委屈求全。目標只有一個,高考升學率要逐年升高。

照片人物從左至右:安東旭、劉玉娟(桐媽)、許凱、孫浩、候來存。

桐寶的高考成長故事是社會上每個高考寶寶的濃縮。因為這個叫做高考的全民備戰的家庭目標,讓每個孩子經歷豐富:小時候不能盡興去玩,長大了上了大學,又不知道為啥要上大學。

桐寶的高考故事,比一般孩子曲折些,因為寶媽和寶爸更看重寶貝的心靈成長。我們寧愿犧牲那些所謂的985名校的誘惑,也要讓桐寶開心點。

許多人為高考犧牲了青春,容貌,舒適的生活,甚至是生命。

無人會為死去的人再寫什么贊歌,但來存的的善良與隱忍永遠留在我的心里。常常因為小事不開心,就想起他。在為了高考勝利的路上不僅是無私奉獻,也伴隨著鮮血淋漓與生命的遠去。活著的人,要永遠記住他,為教育改革付出過生命。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圖是2014年6月初,高三學生排畢業照。三天后舉行高三畢業壯行典禮,我的好戰友候來存在講話的過程里突發腦出血,再也沒醒來。

6月8日,來存帶著遺憾離開。他的姝宇寶貝同年高考,在考場上第一次胡亂的答著人生最難答的一張試卷。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痛的事情么?老爸因為高考累死的當天,女兒還要在考場上答卷子。

我想不出有比這更殘酷的折磨。

2016年3月初 ,校長許凱因腦出血死在家中。在哈爾濱搶救的幾天中,去陪護的老師們說,許校長的女兒講起過自己在鐵一的學習生活。原來許寶貝有一年離開鐵一讀書的日子,因為受不了這巨大的壓力。

我們是省重點中學的校長,自己的孩子抗不住壓力,轉了學,都有了新的起色,成績和心靈都獲得了成長。

那其他寶貝呢?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懂得教育方法的家長,他們的家庭也會一樣迷惘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