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該感謝這段時間時不時的煩躁和焦慮,讓我一直蠢蠢欲動的筆頭,終于在這泛黃的紙上再次開始了它一筆一畫的旅程。實際是,突然感覺我的打字速度已經趕不上我的思考速度了,故而轉向原始的紙筆。而就這么像很久之前那樣,聽著歌,筆尖自然流出那些文字,這種專注與純粹不知比在時不時就會有distraction的電腦上碼字好多少倍。
一直都有太多的話想說,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我一直都不怎么說話。這兩三年越來越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是多么奇怪。越來越不喜歡閑聊,特別是一大幫人的閑聊,也總是避免那些對我來說無意義而無盡的爭議。很多時候,我只是靜靜地聽著觀察著,或者同時,大腦里飛快地自己和自己聊著那些也不知能說給誰聽,也不知誰會想聽,不知誰能聽得懂,對別人來說可能無聊的話題。所以每每遇到那些愿意靜靜地聽著我訴說腦子里跳躍的思緒的他們,總是會異常感謝與珍惜。到一定時間后,便把它們堆砌成文字,而每每也總能遇到那些你們,閱讀了我的思緒后對我說,I like your writing, keep going. 我做很多事大多時候都是基于內部動機,但這次不同,你們讓我明白,寫作,并不是一個人的事。每每遇到低谷期,我總是會拼命的找書看甚至抄書,從那些文字中,汲取力量。回想幾年之前,那些常碼字的日子,好幾次驚喜于我的文字也能給予別人力量。如果這些黑色字符能帶給你一點點力量,對我來說,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有人評價我說,you are not social, you should hangout with people, and you don’t talk, you are so quiet. Even if you are an introvert, you should 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build your people skills. 去hangout, 去party, 去enjoy life。在接受這些評價,并承認某些情況下我需要有所改變的同時,我有著深深的自知之明。且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enjoy life的方式,我可能也沒法從hangout和party中獲得多少enjoyment。我喜歡一對一的深入交流遠勝于一大群人聊天。一大群人的時候,我總是一個傾聽者和觀察者,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卻總是會等著別人把話說完。但話總是不會完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我也就把話往肚子里吞,罷了罷了。但若遇到某些特別重要的事兒,我還是會jump in and speak out my voice。我也會也經常主動去找陌生人喝咖啡。這一點讓我再次明白,縱然別人能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如果你是一個會剖析反思與了解自己的人。沒有人知道你過去經歷了什么,你未來想經歷什么,他們看到的只是你的現在,只是在那一刻,投影在他們眼中的加上了他們的經驗的你。
聽取別人,特別是比你牛逼的人的建議固然重要,但若不加以咀嚼分析消化,直接拿來套用,就很可能會出問題。為什么韓寒說,“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這世上本沒有所謂的道理,連“真理”都是沒有絕對的,更何況“道理”?那是一個人在經歷了之后,在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又活過來后的深刻體悟。“道理”就像預防針,打一下一定有它的好處。但若沒有經歷過,甚至也沒有了解過那些雞湯背后有多少的生死掙扎,就永遠過不好這一生。且不說,過得好不好,怎么樣才算是過得好,對每個人來說又都不同。人活著最大的樂趣難道不正是把這一生活成一個游戲嗎?若知道了所有的通關秘訣,毫無障礙的一次性通關,有何樂趣可言?而這個游戲也竟是走到了盡頭。在能玩的時候,去嘗試去經歷,去流汗去灑血,一次次的活過來,把血液活得沸騰。
這幾個月連續讀了好幾本創業的書籍,寫Elon Musk, 寫Google, 寫Amazon, 寫Sony, 寫小米,也有等等。學到了很多,最大的一點感受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是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差點死了又活了過來,差點死了又活了過來,差點死了又活了過來之后,終于活成了如今讓世界敬仰讓世人羨慕的模樣。有著非凡的信念和毅力,經歷和承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活了過來,一次又一次。他們當然也都不是完美之身,在一條條布滿荊棘沾滿鮮血的路上,他們不斷磨礪著自己,或拔掉那些鋒芒的刺,或低下高昂的頭顱,不斷的push push push,最終成就了外人眼中的男神女神。
Elon是我所有男神中的男神,關于他的故事又可以長篇大論了。一開始對他的崇拜是因為Paypal+Tesla+SpaceX+SolarCity。他有著瘋狂的夢想,又有著能把這瘋狂的近乎不可能的夢想成為現實的能力。他的眼界在于人類這個智能物種本身,要么想法子讓人類更好的生存在地球上,要么想法子在地球之外為人類尋找棲息地。在讀完了他從小到現在的故事后,我心中他那崇高的形象越來越豐滿——一個非常人的普通人。
說到底,還是那三個字——做自己。主動地去剖析自己,深入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愛自己。有獨立的思考與主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價值何在。活成一個豐滿的特別的唯一的人。自信,可能并不是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事,而是在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與了解的基礎上,明白自己何為人、為何人、成何人。當然,自我認知是一生的使命,人的一生都在找自己。有些人找著找著就活成了別人,有些人不知道是活著還是死了,也有些人活成了更好的自己。就連找工作也一樣,雖然工作更具專業性,但如果一個公司只是想招一個“工具“而不是“人”,那就是和我的價值觀不符。我會盡我所能告訴你我是什么樣的人,過去的經歷如何塑造了現在的我,作為設計師的我,我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設計師。如果你不喜歡,自然也有你的理由,說明我們也并不match,那就說個再見并祝福對方。
剖析自己很痛苦,認清自己很艱難,保持初心難上加難。試試吧,就試一試,我相信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請不要希望太多,期待太多,總是計算著結果,那就不會是“意外的驚喜”了。而如果老天爺時不時突然給你個不那么好的“驚喜”,接受吧,或許有一天你還會感謝它。你會感謝那些煩躁與焦慮,感謝那些絕望與擔驚受怕。你會學著慢慢地慢下來,停下奔波的腳步,一點點安靜下來。安靜地聽一聽自己的心跳。然后你一點點開始做事,順著心兒去做事,做那些讓你安靜讓你心安讓你認識與了解自己的事。慢慢地,你好像又慢慢地看到了自己。回過頭看看那些忙得不成樣子的日子,忙著忙著就把自己忙成了工具,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甚至害怕有任何空閑的時間,害怕浪費一分一秒,害怕跟自己對話。我想,或許我們都還太不懂,太不懂生活的本質是什么,活著的使命是什么。就急著往前走,往前跑,以為到了目的地,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就會懂了。你不知道在你急著跑著的時候,錯過了失去了多少美好。停一停吧,靜一靜吧,就稍微享受會無所事事游蕩的一個人的時光。
當你感覺快死的時候,我不能保證也永遠不會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起來”。我知道,那種感覺真是糟糕透了,難過得要死了,即使我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但一切都會過去的。忍著熬著任性地不放棄著,一切都會過去的。黑夜后天總會亮,縱然一直黑著,你也可以為自己點一盞燈,給自己一點溫暖,一點力量,然后從泥潭里爬起來,站起來,一點點向前挪動。是的,你很不容易,甚至有我難以想象的痛苦。所以煩躁了,焦慮了,難過了都是正常的,難免自暴自棄痛哭流涕也是正常的。但你一定可以過去。我會在前面等著你,等著見你在經歷一切后更堅定的眼神更俊朗的面容更強健的心跳。
還有,希望你能時刻記著,即使你看到自己就這么一個人走著,總會有些人陪著你,可能在遠方,可能在你心里,我也會陪著你。對我來說,我知道有某些人會始終毫無條件地支持信任我,就足夠了。自己的路都得自己走,沒有人能替你走或陪你走。如果你們相信我,請放心,我很好,你們的信任就是最大的力量。我會一個人走著,不,我會帶著你們給予我的力量,去拼去搏,傷痕累累也不怕不痛。我相信,有一天,當我們再次相見,你們一定會驕傲地笑著。
我一定會讓你們,驕傲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