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雙11落下帷幕,你打下了多少真金白銀呢?
上周五,麥肯錫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通過對44個城市和7個農村鄉鎮的近1萬名18歲至65歲的中國消費者做了調查。
報告呈現出四個關鍵趨勢,而電商從業者們也需要細細研究,根據這些趨勢來進行選品、運營上的策劃,以便在電商平臺上搶占先機,狠賺一筆人民幣。
90后的消費力不容小覷
2017年即將過去,而這群17歲-27歲的90后,生長在互聯網時代,在電商平臺上購物的習慣早已養成。根據《2015淘寶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8歲以下的用戶在淘寶網上的人數超過一半。
而《90后網購行為研究報告》顯示,36%的90后一個月會網購1-3次。此外,“90后”消費群體占據中國總人口的16%,隨著90后踏出校園,他們將逐漸主導中國消費。
很難用某一個詞概括90后,他們興趣各有不同,這也意味電商賣家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來選品,細分領域將越來越有市場。
比如喜歡享樂游玩的年輕人們,游艇、極限運動等玩樂產品不可小視。
再比如許多年輕人出去玩,第一需求都是拍照,怎么拍得美就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收入提升,消費者們逐漸注重健康支出
報告指出,有65%的中國消費者開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消費者們對健康、飲食、運動、環境等因素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越來越關注,并且投入逐漸增多。
在網絡上,打著“老字號”、“天然”、“健康”的產品,不難看出銷量不錯。
這于電商商家而言,就存在巨大的商家,例如:有機食品、純天然食品、保健品、雜糧粗糧等食品類,運動服裝、運動器械等運動輔助用品,空氣凈化器、加濕器等家居產品.....
消費者趨于理智,產品品質被格外重視
不同于以往對大牌、國際品牌的一擁而上,而今中國消費者對品牌認知更加細致。物有所值、品質、個人偏好、服務,成了消費者們更加看重的點。
這也說明,以往的爆款、仿款將會漸漸過去,風格化的產品、過關的服務、過硬的質量、合理的價格將是電商商家需要提供的。賺錢將不會像以往那么不假思索,而是需要制定好合理的運營策略。
消費者信心達10年來最高,但風險仍在
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由2016年春季的低點100上升到2017年8月的115,成為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以來的最高值。
但受房價、子女養育/教育、撫養老人、物價上漲、收入增幅小等原因影響,也給中國消費者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總之,中國消費者將朝年輕化、健康化、理智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這也要求電商商家順應趨勢從而進行調整,理解和把握消費者的細微差別,為消費者提供風格化、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才能在這波潮流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