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微信讀書上讀了一篇文章,特別適用當下,核心內容:
我們的人生,是存在均值回歸的。
就像“Skiptomylou”所說:
“每個人的內心,
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渴望。
但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
由于教育體制的局限,
我們沒法在很早的時候,
洞悉自己的內心,
讀通自己的靈魂。
我們進入社會,
像棋子一樣被撒在不同地方,
但在經歷與社會的對抗,
經歷反復的自我探索之后,
我們終會慢慢地爬到最適合我們的那個位置上。”
我想絕大多數中國人在回首歲月時,
最遺憾的應是沒有一開始就被告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認識自己。
我是誰?
我有什么優缺點?
我內心真正渴望的到底是什么?
我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一個人?
我到底想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這些問題,越早弄清楚越好。
因為越早弄清楚這些問題,
我們才能越早地選擇行走方向,
才能以越小的代價選擇應當離開,還是應當留下,
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走彎路,
才能越早地發現“求仁得仁”之所。
最后,
你可以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去追求“月亮”,
也可以像布呂諾一樣去追求“六便士”,
沒有誰好誰壞誰高誰低,
只要這是你內心真正渴望的,
那這種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要是問我:
“人生應該活成什么樣子,該以什么樣的方式活著?”
那我會這樣回答你: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
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