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想法很多,感覺也很努力,為什么還是沒有掙到錢,或者說沒有實現自己的想法呢?我接觸類似情況還是蠻多的,他們每次都能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想寫作,比如我先做點什么?等一段時間后再聊聊,做得怎么樣了,直接被尬聊死了。
實際上,想法多絕對是好事,思考嘛,總能促進成長的,但是為什么大部分人想法多但是最終無法成功呢?訪談了很多人,我感覺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知易行難。
我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想到了,等到最后行動階段,直接廢掉,說到底太懶了,躺床上看小說、看電視劇、發呆、睡覺諸如此類,人生之幸事。所以,我覺得自己不努力的原因就是該努力的時刻在休息,還用張弛有度、有休息才能奮斗的想法安慰自己那顆“知行博弈”的靈魂。
知易行難是所有失敗者最底層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過于追求完美。
有人會覺得要把事情想完美了才去行動,我工作這些年的經驗和教訓證明,這個世界上只有有好結果的完美,只有相對完美,絕對沒有真正意義的完美。
完美不屬于這個世界的產物,都是無聊的人們給自己臆想出來的東西,為了這個臆想的東西,糟蹋自己的時光。
事實上,等你想得完美再去行動、再去銷售、再去落地,廢!完美是我認為最大的錯誤之一。我告誡過自己,在行動中完善,不管你想得多好,到實際行動中,未必是正確的,未必的完美的,從大腦從脫離出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會被這個世界狠狠的修理一次,并按在地上使勁的摩擦。
這是被摩擦多少次才得到的撕心裂肺的教訓。
有想法,大差不差的情況下,要測試,要試錯,要是能到60%以上,說明想法和行動本身有一定匹配度的,干就行了,后面就是優化、微調,集中精力形成自己的行為體系。
第三個原因:賽道選錯了。
方向不對等于白費,實際上,這種問題的發生概念太高了,為了表示很忙,或者在沒有確定賽道時,得忙起來,就撒丫子干起來了,結果發現,賽道錯了。
你要是賣煎餅,頂天了每天600張,要是搞煎餅加盟(類似天津的煎餅果子),就變成無限的游戲。這是比較淺顯的道理,但是事實上,想法是錯誤的,賽道是不多的,再多的能力也是廉價的,創造不了更多的價值。
傳統行業也有自己的賽道,比如培訓行業。線下培訓如何變得更有影響力,更掙錢,方法有很多,比如搭建體系化課程,傳遞給弟子,形成線上線下流量機制。又比如,在某個小細分領域,把個人IP打成天花板,再去搭建生態,這些玩法都是有賽道的。
找到自己擅長且有持續性賽道,有三個基本點:
這個賽道你能帶別人掙錢。
這個賽道你能自己掙錢(前期需親力親為,后期基本上可以撒丫子布局)。
這個賽道能建立前端和后端的機制(如粉絲),具備后續想象力。
把事情做成是最低要求,所以想法多少不重要,而是方向基本是對的,賽道也是沒有問題的,基本七七八八可以落地,就可以開干了。
基本就是這個想法,與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