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總是容易為人所忽視,所以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狀態,因而也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1
2018年底,聽省內一高校某教授的課程。一下午的課程,某教授上天入地,口若懸河,無比精彩。課間休息時,很多同事懷著崇敬的心情與其交談,甚是歡喜。課程結束后,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在等電梯的時候,某教授正好也從教室里走出來。在等電梯的時候,我與他閑聊,他順手點著了一顆煙。未聊幾句,電梯來了,某教授夾著煙旁若無人地走進電梯。我借口打個電話沒有上電梯,心里卻一下子就鄙夷起來,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轟然倒塌。
2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收到很多郵件,除了一個郵箱地址,你看不出任何其他的信息。對于郵件中的內容,如果你想作進一步的了解和咨詢,你就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去查詢。我就在想,你發郵件給別人時,留下一個姓名和電話,是真的難嗎?
非也。是因為他自已根本沒有意識到需要給別人留下一些方便。
因為深惡于此,我經常和身邊的同事交流這一點:發郵件時,盡可能把你的信息寫完整一點。你不是什么名人,誰知道這封郵件是誰發來的?
3
還是和郵件有關的一件事。我經常群發一些郵件,有的同事收到后,立即回復一封郵件,表明收到或感謝之類的話語。但還是有很多人,你發的郵件就好像石深大海,無聲無息。到了回復的時點,當我再催問時,對方一句“我沒有收到”徹底讓你無語。
不是不存在這種可能,而是當這種可能總是出現某些特定人群的身上時,我自己都要懷疑了:郵箱服務器對他是否有過敏反應?
4
我在很多單位的食堂吃過飯。你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部分的員工吃完飯后撥腳就走了,剩下橫七豎八的椅子歪在桌子旁邊,從來不會將椅子塞到桌子底下。
暫且不說單位食堂有人收拾。就是你把椅子橫在桌子旁邊,其他同事進出就餐也非常不方便。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舉手之勞,何必不到?
5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微博,是某員工不滿領導在就餐時不排隊而上傳的一張插隊照片。往小的說,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往大的說,這也不是什么小事:為什么所有的員工都在排隊,而那個領導就可以不排隊呢?說到底,是領導自已沒有意識到“我也需要排隊”這件事情,是特權思想在作崇。
毛主席借鑒歷代政權的興亡教訓,告誡全黨:“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誰犯了官僚主義,不去解決群眾問題,罵群眾,壓群眾,總是不改,群眾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然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香樟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