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成長記錄留給自己,因為實際中并沒有做出成績,行家之路并沒有緊張, 所以讀書分享稿不寫了。
從絕佳體驗的角度寫一下參與運營以來的感受和收獲。
從第二期運營學院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了(才兩個月嗎?感覺好久了,也許是因為做了很多事),這其中做的事情比在讀書營半年的還多,(也許在下個階段的行家路上,又會覺得現在做的事不值一提,如果這樣,我更開心,因為一路在成長)也確實花了很多時間,因為陪孩子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雖然孩子理解我,小小年紀就會諒解我,使得我更慚愧,要以更加快的速度進步,要高效率的完成任務,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點評組的工作還算順利完成,但是自己內心知道,還差的很遠,因為從組員和自身的角度考慮,成長并不多,并沒有像“別人家的點評組”那樣讓大家待著就不想走。
回顧一下自己的點評工作過程:
第一個模塊作為一個小小點評官,僅僅參與推優和寫點評語,有想在排群互動的心,但是各種原因,做到的很少;
第二個模塊,看到小白君招募執行組長,不知道干啥的,就去私聊小白君,原來還沒人報名,我就接下來了,做起了執行組長,每天安排值日班長,與值日班長一起完成每天的頒獎活動;
第三個模塊,多招了一個點評官,自己不做點評工作了,總統籌;每個排一名點評官;
第四個模塊,繼續總統籌,每個排兩名點評官,在排內互動多了一些;
第五個模塊,找了一個人做執行組長,也是這個時候,發現領導力嚴重缺失,連分配任務都說不清楚,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開始重視領導力的課程;同時做了額外的事情,比如參與策劃第四期運營學院理論班的結班儀式并擔任主持,這又是一個大的突破。
就點評工作而言,自己覺得每期都一樣,沒變化,但是跟一位老鐵聊天,他說我每期都有迭代,當我寫下上面的文字的時候,確實發現,每一期都有所變化,也發現自己每期做的事都不一樣,都是在突破,速度還可以再快一些,因為自己本事不是最差的那一個,可能是最不主動的那一個,既然找到問題就對癥下藥,相信自己,多練習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
所以要每天復盤,要每期復盤,要每月復盤,才能看得見自己的進步。
對點評組的工作已經進行過復盤,也有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通過私聊點評組成員,了解問題,了解需求,提供價值,這才是大家待下去的原因。
除了點評組,在運營學院也收獲滿滿,第三期實戰班順利畢業,第四期理論班順利畢業,并獲得挺身而出獎。
在這期間,主持了一次大晶老師在第三期實戰班的分享,受到的沖擊是提問力真的很重要,并當天給大晶老師反饋了自己的問題,大晶老師發給我相關的資料,一定要看完。(寫到這里,突然發現K12教育和職場教育,我更喜歡職場,是因為職場沒有正確答案嗎?)
策劃主持了第四期運營學院理論班的結班儀式,一次大的突破,相信自己,沒人覺得你說話難聽,只要說的慢一點。
四月份的工作方面:銷售額超額完成,這個月花在工作上的心思減少了,但是業績還不錯,當然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好,還是想說社群和工作相互成就,看似與目前工作無關的社群,可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工作,一起越老越好。